西安报人 发表于 2014-2-25 18:26:38

户县农民画画家们集体闯荡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农民画以农民这一广大人群来命名,并发展成一个画种,对陕西画乡户县而言已经是一种标志和象征。这种源自陕西民间、出自农民之手、带有强烈民间风情和浓郁乡土气息的画作,早已远销世界各地,影响波及海内外。不过,作为一个艺术水准显得较为薄弱的画种,农民画能否登上大雅之堂?昨日,户县农民画画家们集体闯荡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在东大街陕西省美术馆展示了101幅新绘制的作品——这些都是户县农民画中的上乘精品,也是近一年来农民画家们备战全国美展的成绩。
集体闯荡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此次展出的101幅色彩斑斓的农民画,出自户县十多位中青年骨干画家之手,农民画家们将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户县农民画的精华梳理了一遍。画中,那些农人、孩童、家禽、牲口、农具、耕作、收获、玩耍、吃喝的生活场景跃然纸上,自然纯朴的风格、独特的民俗魅力、乡村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农民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都让观者们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和地道的中国乡村风。“色彩感觉美、民俗气息浓,最关键的是接地气,咱农民的生活气质都在里边了。”在现场,户县农民画名誉主席丁济堂及不少业内人士评价。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的第五届全国美展上,如今的陕西省美协副主席、著名农民画家雒志俭的农民画《秋》曾经唯一一次入选过。不过那是一个美丽的误会,雒志俭画了一幅黄土高坡乡村的场景,部分拓印的技法有点像版画,所以就被当作版画入选了。毕竟农民画家们都是一手扛锄头一手拿画笔的非专业人士,艺术水准也有限。此后30多年过去,户县农民画再也未能向国展迈出过一步。
户县农民画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这是完完全全属于农民自己的画种,画天画地,画农家生活朴实的情趣、耕作或农闲时的真实场景,还有农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次农民画家们组团备战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也算是全国美术界的一个创举。
土画种用上了洋材料
记者了解到,这一年多来,户县农民画的材料和创作技法也在悄悄“变脸”,走起了更加主流更加精致“国际风”。
几十年来,户县农民画一直是用水粉或国画颜料画在宣纸或水粉纸上,可这样的画作不易久存,一沾水就成了大花脸。昨日记者在陕西美术馆内看到,此次所有农民画都画在绷好框子的油画布上,颜料也换成了不会褪色、不怕水洗、色泽更明艳的丙烯颜料。农民画家们改变了以往的绘画材质,画面上也精雕细琢了。雒志俭说:“我们推广了几年,油画布加丙烯颜料已经成了户县农民画的标配,这就将农民画包装得更像精品,平整、鲜亮,轻便好拿,不至于让顾客买回去一张皱皱巴巴的纸片,再装裱装框,那太麻烦。这一批农民画中的上乘之作,将收藏和陈列在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里。”
不过,户县农民画虽然名气大,绘画风格也在全国独一无二,但雒志俭坦言对冲全国美展奖牌还是有点没底。“参加全国美展的都是国、油、版、雕这些秉承学院派、学术性的大画种、大作品,跟人家一比咱的艺术水准就显得弱了,而且全国美展也没有设农民画类别,我们只能在小画种里去拼一拼。农民们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说农家的事,说得巧也说得挺好,还是希望农民画能在国展上走得远一点吧”。

心随自然50 发表于 2014-2-25 22:23:28

{:7_396:}{:7_390:}{:7_396:}

户县印象 发表于 2014-2-25 22:37:28

户县印象支持农民画家创作,支持农民画的再次振兴

太行云海 发表于 2014-4-17 16:54:09

{:soso_e18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户县农民画画家们集体闯荡第十二届全国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