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树戈先生
弋树戈先生弋先生曾经是我的同事,也是我尊敬的老师。
先生是灵山寺人,电话尾数为034,格外好记,因此,从来不备手机。先生一生清贫,记得在进校的时候,常年穿一件中山装,左上部的口袋里插一支钢笔,既器宇轩昂,又稍显土气。常年上灶,对大蒜情有独钟,和王建设、孙立新、王敏生等灶友,自封蒜协。书卷气极浓,书桌上常置文房四宝,苦练不辍,书法在县域内颇为知名,经常为人题字,书写婚联丧联。好写文章,曾自编诗文对联集多部,遍赠文友。好提携后进,一册册《户县教研》,凝聚了先生的无数心血,成就了数量多多的语文教师。退休时,学生同行共赠一匾,题曰“教师之师”,虽有过誉之嫌,亦在情理之中。
先生是户县极力推广普通话之先驱,公众场合,总是率先垂范,从来不用秦腔。听课评课,要求语文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据说先生休假回家,老婆让其喂猪,他用普通话叫猪,猪习惯了乡音,听不懂普通话,毫不理会。先生颇为无奈,只好改用秦腔。我曾以此正之于先生,先生苦笑曰:纯属虚构。
先生常年坚持晨诵,每早必择一清静之地捧书吟哦,自得其乐,有点像《白鹿原》里那位关中名士朱先生。据说有一年麦收时节,老婆促其下地割麦,先生曰:我先得晨诵。老婆不懂“晨诵”为何物,待先生耐心解释明白之后,不禁破口大骂。我亦曾以此事正之于先生,先生苦笑曰:纯属瞎编。
先生文友颇多,文友曾戏赠一联曰:麦弋子麸子弋夫子,蚊虫蟑虫文章虫。虽属戏谑之言,然真态存焉。
先生退休不及两年,忽然故去,令人每当想起,便长痛不自禁。 不错,又占了一个沙发! 好文采! {:7_400:} 怀念弋树戈先生,一个正直的、执着的教育届前辈! 很不错的文采哦。{:7_381:} {:soso_e160:}{:7_396:}给各位上茶。 {:soso_e160:}{:7_396:}给各位上茶。 先生一生正直 长江后浪掀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流水前波望后波,后波肯定胜前波。问安楼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