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一扇无形的防盗门
■记者 刘永涛 通讯员 孙文浩北大数学系本科、中央财大保险系硕士,科班出身的杨智呈注定与保险结缘。他是国内第一批获得精算师资格的人物之一,也是最早将英式保额分红保险引入国内市场、创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保额分红产品体系的人,被誉为“中国保额分红之父”。
而多年保险生涯的积淀,使他总能用浅显的话语表达对家庭理财和保险产品的见解,比如,“保险是家庭理财中一个打底的部分”。
保险花的是雪中送炭的钱
“理财一边是寻求收益,一边是寻求保障。如果忘记了风险,而只关心收益,那么结果就是让财产暴露在未知的风险之中。”杨智呈说。
这正如对保险的理解一样。有人觉得买保险不划算,因为如果不出险,那么钱就白花了;如果出险了,则又伴随着一种保险带来厄运的感觉。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选择安装防盗门。其实保险就是一扇无形的防盗门,它的作用在于让客户在追求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了风险。”杨智呈直言,有的钱属于锦上添花,有的钱则属于雪中送炭,保险的收入属于后者。
可用年收入的15%买保险
“保险是家庭理财中打底的部分,是最基础的东西。”
杨智呈认为,家庭应有一个完整的理财观念,按照保障、长期积累、增值这三个方面进行金字塔式的安排。保障是家庭财务的保护伞,长期积累就是以储蓄的方式留存家庭财富,而增值部分则可以帮助家庭财富滚动,获取更多的财富,并且抵御通货膨胀。
“一般家庭可拿出年收入的15%左右来购买意外险、长期寿险。”对于市民如何进行保险配置,他亦有独到理解,“从金融的角度看待资金,会发现一笔十万元的资金与十笔一万元的资金其意义完全不同。前者可以看作一笔财富,可以帮助家庭完成一个梦想,比如买一辆车,但后者只能算是钱,购买十个小产品。而购买保险就是为了让小钱变成一种财富。”
{:5_332:} 说的很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