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西游记》“站在云端”的艺术
本人读书较少,外国小说读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也仅谈论中国小说。要说小说就不得不说“四大名著”,有人说《西游记》仅仅是神话娱乐小说,艺术价值不及《红楼梦》,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如果要说高度,我认为大部分小说就行平原的房屋——参差不齐,名著就像是山峰——确有高度,如《水浒》《三国演义》《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三言二拍》,但毕竟还在地上,未能超脱。《西游记》那是“站在云端”的。不敢说有没有比它更高的,但最少可以俯视山峰。
当然“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只要有话您尽管讲。
李渔曾在为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作序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可见,至晚冯梦龙已经有四大奇书的提法了,“四大奇书”后来怎么就去了《金瓶梅》填了《红楼梦》唤称作“四大名著”了。
先简单介绍一下四大名著: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从深层次来讲,吴承恩通过塑造大众喜欢的孙悟空这个形象,歌颂了人民藐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而简单的说,这部小说容易让人看懂,在一些充满幻想的人眼里(尤其是学生),他们憧憬《西游记》中的情节,人物.孙悟空敢于斗争,猪八戒憨厚可爱,沙悟净老实听话,唐僧善良仁慈.总体说来情节虽然简单却又不乏生动.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看不懂的,其中塑造了200多个人物,很难记得.只有安静和深沉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欣赏.它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虽然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但对于思想不够复杂的学生来说是不易看懂的.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书中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汗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与《三国演义》一样,人物情节过于复杂.
《红楼梦》中描写的是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然是更不易让小学生看懂,尤其是男孩不愿意看这样哭哭啼啼的悲剧,而长大后就不大同了.
这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更适合众人,不同的年阶段会读出不同的感受,要认真去读才会品出其中的乐趣.(简单评价,见笑了)这也是我说《西游记》高度“站在云端”的理由。
《西游记》其中的隐喻,暗藏的奥秘精妙无比。要和被部分人推崇的《红楼梦》作对比,如“草蛇灰线,浮脉千里”的写法,人物名字的各种隐喻。(不好意思,下班了,今天先写到这儿,之后在跟帖中再写,希望多关注)。 拜读了。 {:7_396:}{:7_390:}{:7_389:} {:7_389:}{:7_389:} {:7_390:}{:7_390:}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实是文字游戏。“灵台”和“方寸”在古语中是“心”的意思;而“斜月三星”则是字谜,谜底也是“心”字。
《西游记》其实说的就是“上西天”的故事。
现在还有人发狠的时候说:“老子送你上西天”
“上西天”指的就是去“死”。
《西游记》讲的是每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也就是“修行”的过程。
“修行”其实“修”的是“心”。
有人会说《红楼梦》“草蛇灰线,浮脉千里”中前边出现的人物后边章回还会出现。
其实《西游记》何尝不是啊,前边的“因”造成后边的“果”。
举个例子吧:
孙悟空踢翻八卦炉,掉下的炉砖成了火焰山。 {:7_390:}{:7_390:} 人们说到《西游记》常常说“师徒四人”,往往忽略了其中重要的一个成员——白龙马。
这样说应该是五个人的团队,
要想修行其实五者缺一不可。这也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
孙悟空属金,
猪八戒属木
沙和尚属土
唐僧 属火
小白龙属水
五者齐备方可造化
金克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
金生水生木生火生土生金
互相抑制互相依存
思考一下 他们五个的关系是不是这样啊?
作者真是绝妙啊!
是“站在云端”的“大智慧”
天下有几个人可以成为圣人啊?
老子、孔子、耶稣基督、释迦穆尼、默罕默德只不过是小圣而已
作者呢?只有一个称呼相符合——齐天大圣
妙哉! 搞几个拆字游戏吧
第一个字“悟”
拆开来应该是“五”“口”一条“心”。
第二个字“患”
董仲舒《春秋繁露》云:“心止于一中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
《西游记》真假美猴王那一回中说“二心搅乱大乾坤”
真假美猴王其实就是孙悟空的二心所致。
如来佛祖已经看透只是不说
借一个“六耳猕猴”的假象掩人耳目罢了
孙悟空也有顿悟,借“六耳猕猴”下了台阶。
写得精彩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