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户县蛇春
户县蛇春,飞雪迷漫,车辆缓行。看街道摊点,咸搭彩棚;财神喜联,鞭炮声声。
大街小巷,乡间道中,往来民众多喜容。
问何因?瑞雪丰年景,自信古风!
曾记有扈史铭,草堂重阳钟楼郿岭。
太潭涝甘流,俱出终南;渭水东去,惠及苍生。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览朝朝出贤能。
看今日,梅花迎雪傲,贺岁喜庆。
{:7_390:}{:7_389:}好 {:7_381:} 好看极了,强烈的支持了! 本帖最后由 长河落日 于 2013-2-8 16:06 编辑
景色拍的好,词也写得好,不愧文人!
我只说一处瑕疵,斗胆说出:你的上阕用“看”字,领起了下面四句,下阕却没有这个领字了。不好意思,班门弄斧,鸡蛋里挑骨头了,见谅。 《沁园春》是中国古代文苑中一枝常开的奇葩。其词调取名于东汉沁水公主之园苑。据《后汉书》卷五十三《窦宪传》记载:宪恃宫掖声执,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田园,主逼畏不敢计。后肃宗驾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后发觉,帝大恕,召宪,切责。……宪大震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使以田还主。后人感叹其事,多咏叹之。到唐代后,“沁园”已成为典故见诸文人笔下,并进入音乐领域,成为音乐题材。
据《词谱》载,《泌园春》,双调,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一韵到底,前半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半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此调的作法是:起首三句均四字,上两句句法相同,俱为仄仄平平。(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韵,重在第三字,必须用仄,是为拗句。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第四、五为四字对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与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第六句与第五句同。第七句四字协韵,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第八、九句又为四字对句,与﹝过秦楼﹞起二句同。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务用平仄平,亦拗句也。第十一句三字,应作平平仄,是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实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两句四字对偶尔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后阕起首二字协韵,俱平声。次句四字,同前阕次句。第三句八字,上一下七,盖即前阕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第四句以下全与前阕同。前阕后九句与后阕后九句字数与平仄相同。此调常用对仗句。 又名念离群、东仙、洞庭春色、寿星明、千春词、大圣乐。
附: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xiāng)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zhēng róng)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è)飞舟?
{:7_390:}{:7_390:}{:7_390:} 长河落日 发表于 2013-2-8 15: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景色拍的好,词也写得好,不愧文人!
我只说一处瑕疵,斗胆说出:你的上阕用“看”字,领起了下面四句 ...
很精辟! 长河落日 发表于 2013-2-8 15: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景色拍的好,词也写得好,不愧文人!
我只说一处瑕疵,斗胆说出:你的上阕用“看”字,领起了下面四句 ...
感谢批评 {:7_389:}{:7_389:} 本帖最后由 长河落日 于 2013-2-8 20:47 编辑
不好意思,是在班门弄斧,其实自己写不了。
楼主若能再推敲,使上下阕领字领起的几句对仗工整,就更符合《沁园春》词牌的要求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