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三大怪现象:从骂保险到买保险1
时光荏苒,保险自在我国复业至今,已经走过了30余个年头。在这30多年当中,保险自身以及人们对保险的认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30年前将保险拒之门外的人,从未想过如今竟拥有多份保单;也许,30年前因卖保险而觉举步维艰的人,想象不到今日之保险,竟位列“小康生活新三件”之一…… 太多的也许,太大的差异,却真实地发生在了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些变化,虽看起来光怪陆离,但追寻根本,亦是迟早的事情。缘何?答案很简单——保险本就是人们的必需品。一怪:骂保险→买保险
保险刚进入我国之时,作为新生物,并不被人们接受。虽然发达国家的保险体系已发展得十分完备,理应给国内人一些影响,然而,事实并未如设想般美好,保险在我国推行起来,很是困难。早些年,毫不夸张地说,几乎人人都喊着“保险是骗人的!”、“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等“豪言壮语”,对保险嗤之以鼻。很多人见到从事保险销售的人员,往往会毫不客气地关上自己家的门,并毫不留情地抛出一句“骗子!”
然而,随着保险在我国的推广和普及,以及国家的支持,保险公司给人们带来的实惠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江泽 民总书记还要在1994年10月1日为《保险知识读本》一书题词“人民保险造福于民”,胡锦 涛主席要在2009年2月28日为新保险法签署中华人名共和国第十一号主席令……
逐渐,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相信保险,并成为保险公司的客户。而在这些客户群中,不乏农民。据了解,当下,出现农民半夜起来排队买保险的现象并不稀奇。
根据统计,2012年想买家电的人最多,37.82%的受访者打算在新一年里购置家电;紧随其后的消费项目是汽车(36.79%),排在第三位的是保险(34.24%).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为自己和家人做出更长远的打算,最近三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人们对保险的需求持续增长,保险这一选项,也从两年前排名的第九位跃居到第三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