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三大怪现象:从骂保险到买保险2
时光荏苒,保险自在我国复业至今,已经走过了30余个年头。在这30多年当中,保险自身以及人们对保险的认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30年前将保险拒之门外的人,从未想过如今竟拥有多份保单;也许,30年前因卖保险而觉举步维艰的人,想象不到今日之保险,竟位列“小康生活新三件”之一…… 太多的也许,太大的差异,却真实地发生在了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些变化,虽看起来光怪陆离,但追寻根本,亦是迟早的事情。缘何?答案很简单——保险本就是人们的必需品。二怪:厌之如蝼蚁→小康生活新三件
多年以前,谁要是做保险,人人避之不及;而谁要是买了保险,凡是登门的人无不表示诧异,要么说其被骗,要么说其大可不必,图招晦气。保险就像是蝼蚁一般,不被重视,不被需要。
可当下,保险却成了人们小康生活的新三件。其与住房、汽车平起平坐。
专业人士认为,人生需要的保障层次为:第一安全,第二健康,第三子女得到良好教育,第四是老人得到良好的赡养,第五规避职业风险。
保险和目前我们常说的和谐社会其实有着天然的联系:和谐社会由一个个美满的家庭构成,这些家庭必须能够让子女得到良好的教育,使下一代能够持续地发展。
父母不仅得为孩子未来的教育金作出一个保险安排,这些家庭还要让老人们能够得到赡养,颐养天年,这就需要大家在有经济能力的时候准备好养老保险 ,为退休以后的生活提供保险保障。这些家庭还应该保证各自的主要收入的创造者们能够平安工作好,通过购买职业的责任保险,给自己的责任增添一份保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