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三大怪现象:从骂保险到买保险3
时光荏苒,保险自在我国复业至今,已经走过了30余个年头。在这30多年当中,保险自身以及人们对保险的认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30年前将保险拒之门外的人,从未想过如今竟拥有多份保单;也许,30年前因卖保险而觉举步维艰的人,想象不到今日之保险,竟位列“小康生活新三件”之一…… 太多的也许,太大的差异,却真实地发生在了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些变化,虽看起来光怪陆离,但追寻根本,亦是迟早的事情。缘何?答案很简单——保险本就是人们的必需品。三怪:被逼的选择→热门职业
保险刚复业之时,心甘情愿从事保险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是迫于生计,无奈地选择了保险营销。然而,正是这昔日的无奈之举,成就了今日无数的成功人士,甚至日进百万之人,亦是常有。
据统计,现如今,收入最具竞争力的十大热门行业中,有四大行业与保险业相关,且最具竞争力的职业便是理财规划师,其年薪在10万至300万元。未来10年,中国个人理财市场将增长到10000亿美元。
保险业发展至今,营销队伍已成长为浩浩荡荡的三百万大军,其中,不乏能人志士。大学教授、成功商人、公司白领等社会精英,均有很多投身保险,并不断演绎着辉煌。
针对保险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均开设了保险学系,为保险业输送人才,例如声名赫赫的复旦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开大学等。
此外,关于理财规划师,更有一种提法,与保险作为“三大件”之一提法相得益彰的是人们对未来生活所需的“三大师”的描述:除了替人消灾的律师和治病救人的医师外,我们的生活还需要一位理财规划师,帮助我们购买、选择、规划投资类保险。从“三大件”到“三大师”,体现了保险的观念在逐步渗入我们的生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