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落日 发表于 2012-9-28 11:07:40

想起了七月二十四的古会

本帖最后由 长河落日 于 2012-9-28 11:30 编辑

      今天是农历七月二十四日,我想起了我们村的古会。
      傍晚,妻子还没下班,看着没有着落的晚饭,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做一顿“美餐”。打开冰箱,除了一块水煮五香大肉以外,几乎没有可以选择的食材。突然锅台上一块锅盔馍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块已经搁置了一周,妻子准备丢弃的“半成品”,我照着周北“祖庵马驹泡馍”的做法,进行了加工,不大一会,一碗香喷喷的自制泡馍就上桌了,味道确实不错。
    吃完泡馍,惬意的躺在沙发上,我突然怀念起这个特殊日子来了,于是关于这一天的一些往事如同小小的浪花在我心头不停地翻腾着,使我不由得撷取几朵。
   我小的时候,正是以阶级斗争为刚的年代,吃不饱的我们整天盼着过会,因为一到过会就能吃到白馍、就能吃到生产队分的几斤大肉和母亲做的臊子面。记得每年过会前一天,爷爷从队里领回肉后,在做臊子时,总不忘切几大块肥肉,放在锅里,肉熟出锅前先给我们弟兄一人舀上少半碗臊子汤和两块肥肉,让我们泡上一大片锅盔或者两个蒸馍解馋。在我的记忆中,那碗臊子泡馍就是天下绝美的佳肴。
    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物质的匮乏,加之饥饿贫穷的年代,这一天最丰盛的席面也不过是红芋粉条、凉拌豆芽、白菜烩豆腐,碗面放几片肥肉罢了。而亲戚拿的礼物多是两把挂面,一斤点心,爱好的再加上一斤白糖。
      关中的七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说来也怪,七月二十四这一天,几乎年年下雨。我家门前的路面较低,下雨容易积水。我清楚地记得, 有一年过会下大雨,几个比我大一点的孩子,在路中央挖了一个深坑,这个恶作剧曾使许多亲戚一只腿栽进坑里,跌倒后不是坐在水里就是爬在水里,将崭新的衣服弄泥弄湿,将提货笼子摔在水里,将礼品浸湿,而制造闹剧者躲在一边拍手、附和、看笑。
   七月二十四毕竟是七月会里最迟的会了。越是贫穷,勤劳可怜的人们越是舍不得,尤其舍不得吃过会亲戚拿的礼品,总是存放着以便回礼, 于是我们村的人经常吃的是附近村子亲戚提前过会接到的礼物。
   八十年代初的一个秋天,一伙村民去山上扯葛条辫包谷,中午时分村长拿出午餐——过会接到的点心,打开后竟然全都发霉了,最后饿着回家。颇有点生气的村长晚上立即召开村委会一般人马,决定改会。有人提议将古会改到十月,理由是秋高气爽,天气变凉,礼品好存放。可一老人出来反对,理由是村子很早之前也曾将会改到十月,改后的村子连连出事,于是又改到七月。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后,村长最后发言:我们吃了亲戚这么多年的霉点心,干脆叫他们也吃吃我们的霉点心,XX村七月初五,我们改为七月初四吧。于是第二年七月初四,村子唱大戏,方圆数里前来观看,热闹非凡,古会改成。   
   改后的古会,正是盛夏,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亲戚到后,手持扇子,仍汗水直淌。饭菜准备少了怕不够,准备多了怕剩下。剩下的饭菜,往往放不到第二天早上,就变坏了。再说七月初也没有鲜菜上市,餐桌上过来过去只有肉,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走亲戚,怕热、怕吃。
   我从沙发上坐起,回味着刚才用一周都没有变坏的锅盔做的大肉泡馍,不由得怀念起七月二十四的古会来了。是啊,这个日子,不热不冷,食物容易存放,这个日子秋高气爽,适宜宾客,这个日子也是农闲时节,亲戚朋友聚会,其乐融融,其喜洋洋!   
   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七月二十四,这个特殊的日子早已成为村民一年里最平常,再也不会关注的一天了。
                                                         九月九日 农历七月二十四晚


晖哥 发表于 2012-9-28 11:15:26

情真意切真是好文章啊!!

高山流水 发表于 2012-9-28 12:27:51

拜读了!文风朴素平实,如话家常,真实反映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过会的情景,新旧对比,我们还是要讴歌改革开放呀!

五陵遗少 发表于 2012-9-28 12:29:28

欣赏佳作。问好。{:7_381:}

快乐就好 发表于 2012-9-28 13:58:23

{:7_381:}{:7_381:}{:7_381:}

三秦晓露 发表于 2012-9-29 13:49:39

{:soso_e142:}{:soso_e179:}

娜罡离智 发表于 2012-9-29 18:10:20

{:7_381:}

长河落日 发表于 2012-12-12 21:49:25

三秦晓露 发表于 2012-9-29 13: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大秦社区网版主的亲青睐!

靳应禄 发表于 2012-12-12 23:43:51

朴实,醇厚。{:soso_e163:}

美文亭 发表于 2012-12-14 10:08:10

社会的向前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抚今追昔,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庆幸,我们亦应当感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起了七月二十四的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