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户视野》报道受质疑,王寨村种蜜桔群众不满
《金户视野》报道受质疑,王寨村种蜜桔群众不满最近,户县庞光镇王寨村委会误导要求我村村民把再有几个月就要收获的一百多亩麦苗毁掉,每亩再投资6000-15000元建大棚蜜桔,许多群众对此强烈不满。
我们都知道,“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桔子的生长必须满足一定的温度、湿度、日照时间和土壤酸碱度等自然地理条件,我国只有长江中下游地区才适宜种植桔子,作为北方的户县根本就不能满足桔子生长的环境和条件。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周至县等单位和个人都曾经做过多年的桔子栽种试验,但最后均以失败告终。我们还请教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教授王仁梓,陕西林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志诚等科研单位的专家,都对秦岭以北地区种植桔子给予了否定,大棚种植因无法解决桔子的霉菌问题更是困难重重。陕南距离户县只有200多公里,3个多小时就可运到,批发价只有几毛钱,我们户县种植桔子能卖多少钱一斤?经济效益有多大呢?村委会为什么违背自然科学规律,误导村民毁青苗种桔子呢?
让我们看看户县的新闻媒体《金户视野》2011年11月21日第三版一篇题为《王寨蜜桔开园了》的报道:2010年秋,庞光镇王寨村村委会在村民露天种植蜜桔成功的基础上……看着挂满枝头的桔子,王寨村委会主任余拚沅介绍说:“蜜桔产量不错,效益好……”。
可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王寨村花了十多万元,建了两个宽不过6米、长百米的大棚,从南方“带土球”拉回18棵已经形成花芽的大桔子树栽到大棚中,结了稀稀拉拉的几个桔子,有什么产量?能成熟吗?有什么味道?能吃吗?有什么效益呢?
《金户视野》是户县的权威新闻媒体,你们吃了王寨的桔子吗?竟然发出这种不负责任的虚假报道,给误导村民的有些人撑腰,使一部分群众盲目跟从,大肆渲染王寨种蜜桔的闹剧。还有人说,马上要开发征地了,国家会给赔偿的……
可我们王寨村有识、有正义的村民看不下去,强烈要求县上有关领导,深入王寨现场调查处理,立即制止这种毁青苗建大棚、损害群众和国家利益的错误行为!
户县王寨村村民
有人吃到桔子没有?效益不错是什么效益? 永动机失败了,现在还有人企图实验永动机。金户视野报道失实了。 的话能种的多着呢:香蕉、荔枝、芒果、椰子……
把地球敲一下,或者把太阳挪一挪,还分什么南方北方!
《金户视野》你们是见到了还是吃到了? 楼主呀:《金户视野》哪位记者的杰作,报上名来?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
这是自然规律 匿名者 发表于 2012-3-11 23: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呀:《金户视野》哪位记者的杰作,报上名来?
《金户视野》全文如下:
王寨蜜桔开园了
本刊讯(通讯员贺虎兵)金秋时节,蜜桔飘香。这几天,前来庞光镇王寨村岭南桔子合作社观看蜜桔无公害示范园的老百姓络绎不绝。
2010年秋,庞光镇王寨村村委会在村民露天种植蜜桔成功的基础上,与陕南桔子研究所联系,引进适生品种在王寨村种植。合作社社长杨小虎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精心种植,蜜桔以酸甜适中、肉质脆嫩、清香爽口、化渣性好挂果收获,倍受青睐。看着挂满枝头的桔子,王寨村委会主任余拚沅介绍说:“蜜桔产量不错,效益好,岭南桔子合作社无公害示范园明年将推广扩大种植优质蜜桔面积到100亩,打响“王寨蜜桔”的品牌,增加村民收入,也让让更多的户县老百姓人都能吃上我们的蜜桔。”
本版责任编辑:王元元
楼主注释:文中红字是《金户视野》有意扩大事实,吹嘘之词。
{:soso__806131736349501237_1:} “蜜桔以酸甜适中、肉质脆嫩、清香爽口、化渣性好挂果收获,倍受青睐”。金户视野你太胆大了!这个事如果是实的,恐怕应该登的是人民日报。为什么别的媒体没有报道,就看见这件事的虚伪性。
媒体啊,不是你想说什么就是什么。 金户视野、通讯员贺虎兵、编辑王元元都应该对此贴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