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永智 发表于 2012-2-7 17:43:25

从户县人民政府立村名碑说起

4397143972

戴永智 发表于 2012-2-7 17:48:53

本帖最后由 戴永智 于 2012-2-7 17:52 编辑

                                                         从户县人民政府立村名碑说起
                                                                                                                        戴永智
         本人出生于涝店镇马营村,三十六岁前就在这里度过,因余姚村和马营村近邻,故对马营、余姚村史略知一、二。最近正在写作“余姚和马营村历史寻根”一文。
       今年春节回老家,经西宝公路路过余姚、马营两村出村路口,看到户县人民政府为马营、余姚两村所立村名石碑,心中大喜;但看了石碑背面马营、余姚两村简介文字描述后却让人啼笑皆非(后附马营、余姚两村简介)。
      一、关于马营村和余姚村简介的几个历史问题探究
据史考证,马营村戴、李二姓和余姚村的严、张二姓早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时由河南洛阳徙迁于此定居,当时这里有一村庄,名曰“禹王村”。至元朝时,因原“禹王村”老户族绝迹,严姓居首,为纪念祖籍浙江余姚县,才又改“禹王村”名为“余姚村”。余姚村当时分南、北二堡,严、张二姓居南,曰南堡,戴、李二姓居村北,曰北堡,亦称“北姚村”。至明代,因村北有一水池,朝廷军队在此有养马营地,马群於池中饮水,故名“饮马池”。此后,北姚村便更名为“马营村”(禹王村及余姚村南、北二堡老县志有载)。
         二、马营村碑简介中存在的问题
      1、马营村在北宋末即有戴、李二姓居住于此,并非“简介”中所说的“据传逐始于明朝由浙江浦江县迁徙于此定居”。
      2、即使从宋代迁移来,至今也仅870余年;如从明朝迁来,至今只有400余年,绝非“简介”所列“四万多年历史”。四万年历史比中华五千年古国还要早三万五千年,那时还是人类发展的“旧石器时代阶段”,因为“新石器时代”大约从一万八千年前开始。
      这也可能属笔误?可这是不应出现的错误啊!已镌刻在石碑上,并立在西宝公路边,且属户县人民政府所立,不言而喻,它具有至高的可信度和准确属性。西宝公路属108国道,全国各省均有车辆从此通过,若看到有“四万年历史”的马营村岂不大吃一惊?这对户县人民政府和“人文户县”的声望岂不是绝妙的讽刺吗?
       3、“简介”中写道,“村中20余姓”不符合实际。
马营村已故多年的文伯苗先生,他在1957年前,就把马营全村当时的姓氏编辑成含有历史典故的顺口溜:文、王、董、郑、李;(周文王懂正理才能治国)苏、武、戴、杨、毛(汉苏武守节牧羊身上难免带羊毛);魏、闫、安、张、权(三国西蜀大将魏延有篡权反骨);后续仝、石、严;邓、段、雒、杜、赵;朱、何、付、任、高。后来又加入华、沙、马等姓氏,计有三十余姓氏,而不是“20余姓”。
       4、简介中“以郑姓为上宗”此说亦不妥。
   “宗”的中文解释基本字义是:“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可以说马营村“以郑姓为最多”而不能说“以郑姓为上宗。”
      三、余姚村村名碑上简介内容却太少,仅三行46个字。
据史料记载:余姚村严姓始祖严肃,字恭钦;北宋末出仕洛阳通判,因金兵南侵而告老休致,携四子一甥欲回浙江余姚县,路遇金兵阻止而折回往东入秦地关中,在户邑之北禹王村落户立家;为缅怀祖籍而改禹王村为余姚村。
         对余姚村简介仅有三行46个字明显不妥。
      余姚村有详实史料,应以史料作更加详细介绍。而在短短三行字的简介中,还有一处明显错误:“严肃子居于此”,实际应是“严肃卜居于此”(卜居,择地居住)或“严肃携子居于此。”
      户县人民政府立村名碑固然是件大好事,但具体工作人员应严肃、认真,特别是在村史简介中,内容不可与现实和已有的史料相悖,更不应出现“马营村已有四万余年历史”的天大笑话。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不认真就会出问题,其结果就违背了户县人民政府立村名碑的初衷。
据悉,其他村村名碑也存在类似问题,建议尽快检查纠正。
   石碑文是历史的历史文字载物,如不纠正就会成为谬史流传,贻害无穷。
    现将马营、余姚两村简介碑文抄录如下:
      附一、马营村简介
马营村,据传逐始于明朝,从浙江省浦江迁徙于此定居,至今已有四万余年历史。村北有汉王刘邦轻骑兵营驻扎,饮水于“饮马池”故名。全村670户人家,2800余人,18个村民小组,可耕地3251亩,地处涝河入渭河之南岸,地理环境优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村中20余姓,以郑姓为上宗,诸多姓氏,和谐共处,民风淳朴,勤劳殷富,田园沃野,旱涝保收,丰衣足食,其乐融融。
       附二、余姚村简介
余姚村原名禹王村,传说为夏禹之乡而命名。北宋末年浙江余姚县严肃子居于此,为缅怀祖籍改禹王村为余姚村。

万嘉旅游 发表于 2012-2-7 18:15:54

{:8_439:}{:8_439:}

一正 发表于 2012-2-7 18:55:26

严谨,可信

溪水止流 发表于 2012-2-7 20:22:55

{:8_436:}

心随自然50 发表于 2012-2-7 20:42:24

一正 发表于 2012-2-7 18: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严谨,可信

说的很有道理{:soso_e179:}

渭水渔人 发表于 2012-2-7 21:11:00

{:8_435:}

长安18子 发表于 2012-2-7 22:45:02

支持楼主!{:soso_e179:}

一口吃天下 发表于 2012-2-8 00:30:50

户县好几个马营呢,人民路就有东马营和西马营!

骞古帝王 发表于 2012-2-8 04:14:21

{:8_435:}{:8_435:}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从户县人民政府立村名碑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