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户外直峪雪中情
本帖最后由 登峰户外 于 2011-12-13 23:13 编辑直峪栗峪均在户县境内, 直峪峪道短而直故名;栗峪因峪内板栗树多而名。 12月10日,天气晴朗,登峰户外一行22人前往直峪-栗峪穿越。 山外阳光明媚,山里银装素裹。给人“冰火两重天"的感觉,看到山里的冬雪,心情格外的好;抬头看去,满山被北风吹得光秃秃的大树小树,如今“枯木逢春”般地开满束束银花,放远望去,往日那翠绿雄伟的秦岭山脉,现在披上了洁白的素装,到处还结满了冰柱,脚下踩着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雪景给这秦岭增添了几分童话般的色彩。 进到峪口时,大家一路有说有笑,好不热闹。顺着小溪朔流直上,海拔也不断在增高,前面的欢声笑语也渐渐消失了,只听到大家累的气喘吁吁。虽然山里的雪路不好走,但大家并未止步,仍然兴致很高。在雪地里打着,闹着,笑着,拍着PP,很有一种强驴的风范。就这样大家在雪地里前行了二个多小时,前面雪路就消失了,近80度的陡坡横在面前,这就是通往山顶道路了。我们没有退却,仍然摆出一副攀岩的架势,手抓树和蒿草,一步一个脚窝地向上攀爬,下过雪的山路很滑,大家牢牢抓住树枝不敢放松,并依次拉开距离,只有等一个爬上去后再进行下一个,以确保安全。有的路段仅靠一个人是无法上去的,必须上面有人拉,下面有人顶,或者用绳子拉。通往山顶类似这样的路达四、五处之多,这样高强度的攀爬个个累的是气喘吁吁、苦不堪言。但面对这样的雪路,只能进不能退,大家举步维艰,互相帮扶。如果此刻下山,路更滑更陡;大家休息也只有站斜坡上,且要手抓树枝才能保持身体的平稳。 冬天的天气短,天黑的早 ,加之雪路。13时30分大家都顾不得吃饭就决定返程下山,沿着山腰向下走了不到10分钟就发现没路了,山上的积雪很厚,根本就看不清路在何方?左右再探,还是没有路,怎么办?经商议,为了确保安全,只有放弃穿越栗峪的计划,沿山梁下山。 原以为顺着山梁走能早早下山,但没想到,翻过一个山头又是一个山头,始终在山梁上走不下去,眼看着太阳快下山了,大家都着急了,决定下山梁,在天黑前尽早下山。山梁上有个小缺口,就是我们走的所谓的下山路——齐腰的带着刺的树条和树藤缠绕,根本就没有路。“天啊,这是什么路?”再想后退已经没有时间了,咬着牙,横下心,披荆斩棘向前走吧。拐杖拨,手臂撩,带刺的枝条扎在手臂生疼生疼的,为抢时间不敢怠慢,呲牙咧嘴地向前挪动着。密集的树木枝杈当道使我们无法直立行走,无奈只有采取蹲、爬的姿势通过这重重密林。还好重重密林不是很长,后来的坡度也不是很大,我们就沿着水路一直下山,前后队员虽近在咫尺,但被茂密的树丛遮挡而神龙不见首尾,只有通过不断的呼喊来加强联系,以保持队伍的建制。好不容易爬上一个山头,可紧接着又是一个直降百米的陡坡,坡面有五、六十度,大家拉开距离一字纵队蹲姿滑行,就像儿时滑溜溜板儿一样,速度倒挺快。几番折腾下来,几个人都是面目全非了,狼狈不堪。
下午五时三十分,我们前队探路的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终于走出了山口,这时一颗悬着地心才放了下来,后队天黑前在群主的带领下也相继下山。 今天的登山真是有惊无险啊!这次活动,惊险而刺激,不但丰富了我们户外的登山经验和阅历,而且体现了登峰户外面对困难,临危不惧,关键时候不离不弃,相互帮扶;危情时刻显真情,和谐的团队精神 ;更体现了登峰人的兄弟姐妹之间情谊---不是兄弟姐妹,胜似兄弟姐妹的友谊和感情。 请一起来分享,大家带回来的PP:
{:soso_e179:}{:soso_e179:} {:7_389:}{:7_390:} {:soso__91183749995704106_3:} 精采的文字,漂亮的图片。很享受! {:soso_e179:}{:soso_e163:} {:soso_e179:} 精彩!图文并茂,一群勇士!!{:soso_e179:} 好。但还是要以安全的态度去登山,提前定好线路,找好向导,千万不能麻皮大意。 一群勇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