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理赔代理 发表于 2011-11-20 10:17:48

理财观展不忘防忽悠

本帖最后由 保险理赔代理 于 2011-11-20 10:19 编辑

2011年11月19日06:24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上海理财博览会首日,现场参展的市民摩肩接踵。记者在展会现场发现,整个展会参展产品种类不少,有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房产理财产品、黄金理财产品、红酒理财产品等,甚至银监会此前曾提示风险的P2P贷款平台也推出所谓的理财产品,部分理财产品从设计到收益率的确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有不少公司的业务人员在介绍产品时有忽悠之嫌。
  另类理财产品抢风头
  昨天是本届理财博览会首日。近年来,上海理财博览会的阵容越来越强大。据了解,今年除了基金公司缺席外,整个博览会囊括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外汇、黄金、房产、集藏等行业近200家展商参展。
  记者昨日在展会现场看到,整个展馆的核心位置均被银行占据,各家银行为了吸引观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开讲座、送礼品、现场抽奖,极尽所能展示各自的品牌与产品。与银行展示品牌为主不同,大多数参展商是以推介产品为主。如恒泰大通昨日就借助博览会的人气发行其自有品牌的投资型贺岁金银条“龙骧虎视”,与其它的纪念型金条相比,该款金条卖出时升水(相比原料金的溢价)仅为10元,回购不收手续费。
  平时并不多见的信托理财产品在本次展会也大行其道,不过主要是由第三方理财公司推介,大多数信托产品都能提供超过10%的预期收益率,资金量大的甚至可以超过12%。某信托公司的产品还是由某上市公司连带无限责任担保。中国首个“红酒投资”交易平台红酒交易中心也亮相博览会,该中心为红酒投资者提供一个交易平台,使红酒投资的变现能力大大增强。
  当心P2P高收益陷阱
  记者昨日在展会现场走了一圈,收到无数业务人员的理财产品宣传单,并乐此不疲的推介各自的产品。不过,现场的业务人员良莠不齐,部分人员的推介明显掺杂忽悠的成分,甚至银监会此前曾提示风险的P2P贷款平台也以所谓的理财产品的身份出现。在二楼某展台前,一位业务人员拦住记者表示,要向记者推荐一款年收益率12%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如此高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自然吸引了记者的兴趣,经过咨询,原来是某P2P贷款平台公司推出的所谓理财产品,这家公司不过是利用中间商的身份,将客户资金借给多个资金需求方,由P2P公司提供12%的年利率,尽管P2P公司拿出少部分资金提供担保,同时强调不可能每个借款人都会赖账,但这也不能说明这样的产品就是无风险的,甚至在宣传的时候还强调是“保证收益”的产品。如果万一出现极端情况,多个借款人无法还款怎么办?在记者的追问下,该业务人员也无法回答,他同时承认P2P公司不会承担这一损失的。
  记者昨天在展览会现场碰到多位类似的业务人员,某财富管理中心甚至打着第三方理财的幌子从事P2P业务,该中心推出一系列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为资金需求方提供贷款,只要资金需求方用房产抵押就可以,而理财产品投资者根本不知道钱贷给了谁。如果资金链一旦断裂,很可能血本无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理财观展不忘防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