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应禄 发表于 2011-10-8 08:24:39

biang字疑为“快活谣”,故事有点黄

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 于 2011-10-8 08:31 编辑


biang字疑为“快活谣”,故事有点黄 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靳应禄认为这在车夫中流传,不仅说肚子饥了,还有点想媳妇了         6月15日上午,记者在美术馆“陕西非遗传统技艺大展”上经过展览负责人介绍认识了来参观的靳应禄。今年64岁的靳应禄,是西安惠安化工厂的退休职工,他向记者报料,他的老家至今还流传(音biang)的“秘密”,并说他和老家的老农能破译biang字歌,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并采访了他和户县康王村以及秦咸古道和当地老农。本想给张艺谋捎句话,没想到说起了biangbiang 面      在美术馆一楼大厅,靳应禄就和记者聊上了。他说陕西人爱吃的biang biang面的这个biang字,笔画繁多,识者甚少,字典上没有,电脑打不出来。说起这个字,还有个歌诀,版本众多,最常见的是:“一点戳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官朝上走。你一扭,我一扭,一下扭了六点六。左一长,右一长,
中间夹了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拴个钩搭挂麻糖。
推着车车走咸阳。”
      为什么说他是最懂biang字歌的老陕?靳应禄从一段小故事开始说起——      原来,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总导演为张艺谋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后他很是兴奋。张艺谋的舅家和他的舅家同一个村子,都在户县定舟村,所以靳应禄将张艺谋的母亲叫姨。靳应禄想,当地的“关中斗牛”本是秦时军中武乐,雄浑有趣,只要张艺谋见了,一定会喜欢,兴许还能上奥运开幕式,于是去寻张艺谋他妈,要她把文章转给张艺谋。张艺谋的母亲是个终身医学教授,没有趸清这件事情的的重要性,阴差阳错耽误了。“关中斗牛”成了靳应禄挥之不去的一个心结。       靳应禄一心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关中斗牛”,今年三月就到市群艺馆去和主抓申遗保护工作的王智主任一起商量如何申报“关中斗牛”为非遗项目。恰好有个剪纸艺人送来了一幅剪纸作品,剪的是biang biang面的biang字。王智主任随口问他认识这个字不。       靳应禄说“当然认得”,还顺口来了一段顺口溜:“秦人家常饭,最香biangbiang面。臊子味儿全,更有辣子蒜。羹汤依口味,可醋可浆水。前者调阴阳,后者滋肠胃。biang
字笔画繁,秀才都觉难。此字有歌诀,本是车夫传……” 王智一听,就奇怪了,问他为什么是“本是车夫传”。       原来,咸阳往南到秦渡(即周丰京所在地)有一条咸秦古道。这条古道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被咸(阳)户(县)公路所取代。在架子车(平板车)没有问世之前,咸秦古道上多是俗称“狗脊梁推车”的一种独轮车。车夫之间就传唱着这首biang字歌。车夫们哼biang 字歌的曲调很多,但以关中小调《绣荷包》最为普遍。biang字歌在咸秦古道上广为流传,而靳应禄家就在咸秦古道旁的康王村。他从小就是听过路的车夫哼唱这首歌的,所以会唱。靳应禄说他参军到部队时搞联欢还唱过biang 字歌呢。后来听村里老人详细讲过biang
字歌的含义,便认定biang字歌原来竟是昔日的车夫谣。      待他逐句解释了一遍biang字歌,王智主任听了,大感兴趣,把当天的工作推掉,录了两个多小时的音,还准备邀请他到本单位举办的“百姓讲坛”去开讲呢。       靳应禄说到这里很是快慰地对记者说:“弄‘斗牛’哩,把‘ biangbiang面’给捎带出来啦,也算有收获吧。”
biang字歌到底和车夫有什么关系呢?      6月16日上午,记者随靳应禄来到了户县的康王村寻找咸秦古道的遗迹,可惜因为乡村的变迁已经无处寻觅咸秦古道遗迹了。记者和村里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聊起往事,所幸他们还记得biang 字歌,记得咸秦古道上的狗脊梁推车,并且告诉记者他们村里有一个叫李生明老人也曾推过狗脊梁车贩过盐,可惜十几年前已经过世,如果健在的话也在90岁左右了。      六十多岁的村民靳武志说:“村口过去有个关帝庙,当地人叫大庙。这个庙恰好在古道中间,小时候我们就经常见推车的在村口的大庙歇脚,谝闲传,老哼哼
biangbaing面的歌哩,感觉推车的没有不会唱的。”在村民靳振堂家说起
biang字歌,50多岁的靳振堂和老伴还能断断续续背得出来。      记者问他是否知道里面的意思,靳振堂嘿嘿一笑说:“知道的不多,反正就是推车的推得肚子饥了,推得想媳妇了。具体啥意思,人家的道道多,我就说不清了。”biang字歌也是“快活谣”,
传闻还说它暗含对性的描述       中午12点,记者和靳应禄受邀到靳武志家吃了一顿正宗的biang biang面。饭后,靳应禄突然有点不好意思问记者:“其实biang
字歌不是有点酸,而是酸得很呢——你想听不?”      在记者的催促下,靳应禄讲biang字里就隐藏着男女生殖器。除了biang 字居中的“马大王”代表男性生殖器外,字顶头的“穴”字代表了女性生殖器。一个biang字既是“食”,又藏有“色”,表达了劳动人民最朴素最原始的人生追求。所以靳应禄认为biang字歌是一首“快活谣”, biang 字本身就是一个象声词,是天下最快活的两件事情的声音,一是吸食连汤的宽面条时发出的声音,一是男女合欢时的声音。       由此靳应禄大胆推断,biang 字的发明者就是咸秦古道上的车夫。因为通过biang字歌的歌词已经不自觉地表现出了车夫最熟悉的事情(推车),以及底层劳动者对饮食和性不避讳的描述……靳应禄还说:“我曾事农三年,我的这些东西(说法)都是我整理村里老人的,肯定有疏漏和错误的地方,但大的方面应该是没错的。”       对此记者还采访了几位民俗专家。民俗专家李健认为靳应禄关于biang字歌是昔日咸秦古道车夫谣的说法对于关中的饮食、风物、世情等方面的研究都很有价值。民俗专家左继成也认为 “这种说法是目前biang字起源最接近事实真相,最经得起推敲的一种说法。”
biang字歌解读原句:“一点戳上天,黄河两头弯。”

靳应禄 发表于 2011-10-8 08:33:38

biang字歌解读原句:“一点戳上天,黄河两头弯。”解释:这两句概说车夫披星戴月,走州过县的生活状态。“一点戳上天”有山高路远的意思,“黄河两头弯”意为道路如河流一样蜿蜒不平。当然,因为民间文学的语言模糊性以及流传过程中的改动加工已经使得这两句语义不明晰了。原句:“八字大张口,言官朝上走。”解释:“八字大张口”里“八字”代表两条腿,“八字大张”是车夫迈步行走的形象,车夫八字大张为的是一张口,为了糊口。“言官”就是过去家家户户都敬的灶王爷,因为灶王爷的神龛有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所以民间也叫灶王为“言官爷”或“言官”。歌里提到灶王爷,也是常年在外奔波的车夫对家庭生活的一种向往。原句:“你一扭,我一扭,一下扭了六点六”解释:独轮车平衡不好把握,在行动时是左右摇晃的,所以车夫的身子要随之扭动。“六点六”是说车夫在扭的过程中的特殊步法,左一点,右一点,以减少车子的摆动幅度,“六”在这里不是实指。需要特别解释的是,随着简体字的使用,
字里的两个绞丝旁也被简化了,下面的三点变成了一提,所以有的“新版” biang字歌里就没有“一下扭了六点六”这一句了。原句:“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夹了个马大王。”解释:“狗脊梁推车”的轮子两边可以左右各捆一个长口袋,所以叫“左一长,右一长”。“马大王”则是男性生殖器。靳应禄说:“虽然不雅,但民间多酸曲,不足为奇。”并解释说男性梦遗在俗语中就叫 “跑马”,现在户县当地人侮辱和耍笑人的时候还常说谁谁“就像个马大王”或者“你能行,你是马大王”之类的话。因为过去的车夫都穿大裆裤子,推车时尽量两腿分开,保持车身平稳,一走动,裆里的“鸟鸟”乱甩,所以有这一句“中间夹了个马大王”。原句:“心字底,月字旁,拴个钩搭挂麻糖。”解释:“心字底”说车夫一路要操心行路安全,心要沉到底下,“月字旁”是说车夫要经常走夜路,形容非常辛苦。这里的“麻糖”不是芝麻糖,而是麻花,是车夫路上的干粮。原句:“推着车车走咸阳。”解释:最后这一句已经非常明确了此歌就是车夫歌,而且点出目的地就是咸阳。需要一提的是这一句,年老持重者就唱“推着车车走咸阳”,年轻诙谐者则唱成“推着媳妇逛咸阳”。
《阳光报》记者杨家晨文/图

maahp 发表于 2011-10-8 08:51:31

解释的太棒极了,长见识了。

靳应禄 发表于 2011-10-8 09:15:30

maahp 发表于 2011-10-8 08: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解释的太棒极了,长见识了。


         谢谢maahb。你真神速,我正在发帖,来了位朋友,只好停下。{:7_390:}

老玩童 发表于 2011-10-8 09:47:46

{:7_390:}{:7_390:}

靳应禄 发表于 2011-10-8 10:17:49


                   说明:杨家晨老师是《阳光报》著名记者,其在从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处听了王智主任和我的交谈录音后很感兴趣,报社社长亦很重视,指示其深入采访。应当说,上面所谈“有些黄”的内容,那是我们饭后三个男人“谝的闲传”,言明不进稿子的……记者返回西安起码到22点以后了,而次日早上,其打电话说“已上报了”。我买报一看,哭笑不得——木已成舟,奈何?再说,内容基本准确(有些是记者的话,如当地将“阳具”叫“本钱”,记者写的是“鸟鸟”等)。当然,公开报道后,绝大多数反应很好, 但也有不同看法。我是户县人,我如实向乡党汇报,接受乡党监督。愿与乡党共勉。
         
       此致

靳应禄 发表于 2011-10-8 10:24:59



       谢谢大山胸怀,谢谢吉老师。
      真不好意思,一个帖子未发完,接了5个电话。{:7_390:}

长安18子 发表于 2011-10-8 11:26:12

靳老师知识渊博,厉害啊!{:7_390:}{:7_390:}

圭峰山麓 发表于 2011-10-8 12:40:42

{:7_390:}长见识了。{:7_396:}

靳应禄 发表于 2011-10-8 14:01:10

长安18子 发表于 2011-10-8 1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靳老师知识渊博,厉害啊!



   总版主过奖了。谢谢。{:7_390:}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biang字疑为“快活谣”,故事有点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