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阳子 发表于 2011-9-8 19:33:57

游记 寻幽涝太曲径间——涝峪郭清穿越太平西寺沟

本帖最后由 清阳子 于 2011-9-9 08:12 编辑

寻幽涝太曲径间——涝峪郭清穿越太平西寺沟   一个多月前,我领略了广袤无垠的东北大草原,回来后还是忘不了细细的解读生我养我的大秦岭。   “石人对石鼓,银子两万五,谁人猜着了,买尽长安府”,刚进涝峪山口,我就顺着山顶寻找小时候老人讲的石人传说,这里怪石嶙峋,曲径通幽,到处金银铜矿,只是“天机不可泄露,位置不须说透,北有怪石十八,南有飞流百瀑”。带着一种向往,路过唐李渊练兵的教场、驻兵的李渊坪、造纸的纸房等地方,来到郭家坪,青瓦房子携着茅屋草舍,原始的石砌墙上还有大红的灯笼,农家乐在绿树掩映之中更显其古朴。这里有两条小沟,一条是明清时住过十处土匪的十寨沟,一条是无名的水流不大的干沟。   世上的山水,有的有名,有的没名,有名的也是人给予的传扬的,说怎么妙趣横生也都是;没名的也未必人人皆能领其妙处,自然是泰然处之了,山水才不管那些名利之事了。我们在绿的海洋中,顺沟盘旋而上到一住家户门前,欣赏着秦岭的沟沟卯卯,满院子晒的五味子和野核桃,让人垂涎三尺;两千多米高的野桃儿,绿里泛着红红的韵儿,枸蛋儿也大胆的昭示着火热的自我。老穆是这里的主人,讲着对面山坡上的平地是台子,右上面是王家院子,左面是干沟梁子,上面是松树梁子,处处各有传说,处处曲径通幽,处处情趣高雅,随着老穆向前和老老穆合个影儿,一包酸奶换来了一把特制的鸡骨头棍拐拐儿,在淳朴中享受一下原始的山乡风情,这可能就是王维诗中说的“韩侯久携手,河岳共幽寻”的感觉吧。   松树梁顶树木葱郁,峰是幽峰,林是幽林,绿草山色呈幽翠,山野小花无不染此色,皮日休有诗云“几多狎鸟皆谐性,无限幽花未得名”,在这种境界里,谁不觉得咸淡疏散呢?埋锅造饭已是常规性动作了,架锅熬茶才是另一种境界,爽口与爽心就在这绿幽的天地间游走;唱歌跳舞就管不了动作规范不规范,音准如何怎样了,只要心里高兴,去享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感觉,在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幽谷幽林间,让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的高度和谐,让清幽的山水成为我们自由世界的温床。不知是哪位神仙大师在此寻幽赏绿,洗脚休闲,留下“洗脚坪”的传说;在绿幽的海洋里没有看到路的迹象,我们随山就势随林就曲,直穿因沟小而长的“狭沟”幽谷而去,从西寺沟口出。这一路,我们乘兴而上,兴浓而下,幽静中随心,随心中潇洒,慢条斯理的游走涝太山水,神安气清、心恬意淡的寻幽涝太情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饥。”李白在《终南山太平峪宿置酒》中对涝峪太平曲径间寻幽的诗意,我们已有感受到了点滴,更多的感悟还需更多的寻寻觅觅。                                       2011年9月3日穿越 5日整理

maahp 发表于 2011-9-9 14:05:44

文图并茂,给人很好的艺术感染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记 寻幽涝太曲径间——涝峪郭清穿越太平西寺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