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跳楼其实非富士康特色
富士康“九连跳”的处理尚未结束,一周之内,第十跳的身影又在夜色中轰然坠地。其实早在第五、第六次跳楼事件发生之后,媒体就关注着富士康如何遏制其园区内的员工自杀行为。很不幸的是,短短几个月之内,富士康园区的跳楼事件仍在攀升。可悲的是,从那些自杀者的故事里,我们看不到人性,看不到他人甚至包括其近亲属对于其人性的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尊重,也看不到其自己对于自我价值的正确评价。我们看到的是企图通过自我努力在经济上、物质上实现他人认同和自我满足的奋斗与幻灭的故事。
在那些故事里,我们看不到人性关怀,看到的处处是金钱交换:绝大多数人在那里用青春在按月交换,而那些舍身一跳者却是用短暂的生命在一次性交换。而使得这种交换成为可能是因为他们都相信:青春也罢,生命也罢,都可以甚至只能用金钱来衡量。倘若这就是富士康打工族的一种现状,甚至也是大多数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普遍观念,那么出现富士康事件也就仅仅是一个概率问题。也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倘若从概率角度,富士康事件也许就是被人为放大了的正常概念下的自杀事件集合。
坦率而言,一谈到富士康、当地政府如何杜绝自杀事件等问题,人们往往认为除了时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金钱。然而,人性关怀的缺失恰恰与钱无关。这首先需要全社会对于人性关怀的重视,需要政府对于包括社会力量等各种民间资源的开放、动员和支持。
如果大家还把富士康事件认为是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产业特有的问题,而对于人性关怀不予重视,即使富士康因此而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了,富士康式的跳楼、自杀及其他反社会行为也不会消失,反而会以各种变异形式存在着。只有全社会对于人性关怀缺失达成共识,各级政府和富士康们才能携手社会各界共同行动起来,找回缺失的人性关怀,让富士康事件彻底成为历史。 上海王钢懿律师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