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明 发表于 2011-7-24 15:35:29

财神到

                                                                  财神到
    近日,某公司投巨资兴建的财神文化区正式开业了,一时间,成了各新闻媒体的焦点之一,电视有影,报刊有形,广播有声,上上下下一片热炒。连我的新朋故友、街坊邻里也都在议论纷纷,似乎已大大超过了对利比亚、阿富汗局势的关注度。
    想想也有道理,利比亚、阿富汗毕竟与我们距离遥远,是战是和,或乱或治,与我辈何干?近在眼前的邻县锣鼓喧天,香烟袅袅,顶礼膜拜者摩肩接踵,岂能稳坐家中,毫不为之动心?
   新建的这个财神故里,我至今还未去过。只看过一些网友发的照片,略有一些感性认识。所谓“财神”,是中国道教传说的神仙系列之一。有正财神赵公明,出现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民间传说赵公明是周至赵大村人,这次的财神故里就建在赵大村附近(赵公明本是子虚乌有的传说人物,竟然还有故里,也是一桩奇事)。另外还有偏财神刘海,传为户县曲抱村人。“刘海生来有仙根,家住户县曲抱村”,至今该村还建有刘海庙。文财神有两位:一为比干,商纣旧臣,以忠直闻名;一为范蠡,越王勾践的重要谋士,后辞官出海,成为巨商陶朱公。武财神关羽,赤面长须,忠勇诚信。藏传佛教还有什么五路财神护法(红、黄、黑、白、绿财神),不一而足。
   过去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朝不保夕,不得不祈求财神保佑,也是一种精神寄托。然不少人虽终年累月虔诚礼拜,然终不能丝毫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一些略有家资,期盼日子不断上升的小老财们,则是“终日聚集恨无多”,“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毛泽东语)。近观当今社会,政通人和,多数人衣食无忧。人们不用操其它心,只顾一门心思发财就行了。财神故里应运而生,迎合了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从上述观点出发,斥资若干亿真金白银搞个财神故里,亦无不可。一可增加旅游景点,供人们游览休憩;二可增加地方税收,投资者也可鼓了腰包。如此,游客喜欢,国家喜欢,开发商喜欢,似乎皆大欢喜了。
   且慢!反过来仔细想想,却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财神景区到处都是漫画了的金钱、元宝,到处都是恭喜发财,事业有成者自然高兴,衣食无忧者也可淡然,衣食无着的困难户,奔波劳累的打工汉子不知是何感觉?还有那些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们,不知要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上留下怎样的烙印?
    金钱这东西,其实是个怪物。人生在世,谁也离不得钱。有了钱,穷汉可以一夜变富豪;有了钱,什么“千钟粟、颜如玉,黄金屋”自然不在话下。俗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获得的报酬,自然天经地义。合法合理的收入,也是不容外人说道的。
    金钱也会蒙蔽人们的眼睛,吞噬人的灵魂。君不见为了一枚铜钱钱,有偷的,有抢的,坑蒙拐骗巧取豪夺的,还有杀人越货的。也有卖血的、卖劳力的、出卖肉体以至灵魂的。当今不少人笑贫不笑娼,金钱拜物,罔言人情道德,什么无耻的事都能干得出来。在某些地方和单位,公平正义尽失,贪污贿赂横行,贪得几亿、几十亿的高官,已是前腐后继,屡见不鲜,善良百姓岂能容得?
    我们的党和人民政府,本该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唯一宗旨。几十年浴血奋斗,千百万革命先烈流血牺牲,为的就是人民幸福。牢记并认真践行宗旨,必将得到人民拥护。忘记这一点,当官做老爷,以权谋私,五子登科,甚至卷巨款外逃,必将被人民所唾弃。
   《国际歌》唱道:“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中国古语也说:“尊祖宗遗训克勤克俭,教子孙谨业唯耕唯读”。去财神庙热热闹闹地玩过以后,该读书的读书,该种田的种田,该做工的做工,要让祖国富强,生活幸福,还是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含羞草 发表于 2011-7-24 15:51:04

听老者一席话,醒悟了不少道理。

老玩童 发表于 2011-7-24 15:54:29

本帖最后由 老玩童 于 2011-7-24 15:55 编辑

要让祖国富强,生活幸福,还是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7_390:}{:7_390:}

靳应禄 发表于 2011-7-24 18:47:47


   开宗明义。很好。

谈股论金 发表于 2011-7-24 20:00:59

{:7_390:}说的好。

杨树 发表于 2011-7-24 22:29:39

楼主应该是一位有学识的官员出身,帖子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原则,又注意社会主义国家政策,还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又给大家说了应该怎样去务实。{:7_394:}

大禹乡友 发表于 2011-7-24 23:00:46

刘老师,水平太高了{:7_396:}

老实人 发表于 2011-7-25 16:41:56

楼主确实是高人,文才好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财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