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向“双稳”通道
中国经济转向“双稳”通道 上半年,经济总体运行没有偏离宏观调控的预期轨道,下半年,货币政策或将微调,宏观调控思路将转向“稳增长”、“稳物价”的“双稳”新方向7月6日,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然而,统计数据显示,中国GDP增速在2010年一季度达到11.9%的峰值后,就已经开始平稳回落,并持续至今。 这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经济运行最为复杂的夏季,中国陷入“滞胀”或“硬着陆”的议论甚嚣尘上。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的判断,他冷静地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经济总体运行没有偏离宏观调控的预期轨道。” “从2009年一季度的6.5%,到2010年一季度的11.9%,经济回升速度太快,因此宏观调控有意泼一下冷水,让经济从一个超常规的快速增长回到一个常规的均衡增长。”谈及自去年就已经开始的经济增速下滑,陈东琪分析,“既有外部需求收缩的因素,也有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下降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宏观调控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保持减速趋势,且幅度比去年底和今年初的预期值略大,但按照他的研究,此举短期看,有利于控制通胀;长期看,则是通过降速换空间,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 “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将基本结束,通胀指标也将在7月份见顶,并从8月份开始回落。下半年,中国经济将逐步迈入‘稳增长’和‘稳物价’的‘双稳’通道。”他估计,今年中国GDP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增长在9.5%左右。 虽然这比他此前的预测降低了0.5个百分点,但仍是相当可观的数据。他给本刊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中国的经济规模接近40万亿元,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今年将会达到45万亿元,甚至高一点。再考虑到今年的汇率可能在6.5左右,因此换算成美元就是6.8万多亿,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 正因为如此,对于外界关于中国经济未来可能陷入滞胀或“硬着陆”的言论,陈东琪笃定地表示,“不会出现”。在他的眼中,中国经济未来五年的前景非常清晰,“中长期来看可能会减速,但在‘十二五’期间,特别是今明两年,经济增长减速不会太急剧,9%左右的增长率还是可以预期的。” 他告诉本刊记者,依据中国30年的发展实践,如果外贸和消费不出现大幅下降,实际投资增长只要有15%左右,名义投资增长20%左右,就能够支持9%左右的GDP增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