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之滇红 发表于 2011-6-15 18:33:17

军工经济持续景气 关注强军趋势

广发证券(000776):关注浅海驶向深海的中国海军,关注强军趋势   行业观点:尽管从10年11月份进入调整行情以来,整个军工行业调整幅度较深,平均调整幅度约25%,个股甚至超过40%。我们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行业整体估值过高及重组风险带来的调整压力,更主要的是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下调带来。
  但军工行业依然处于成长期,具有国防和民用双重的成长空间,我们对行业持中长期看好的观点,短期内行业将受到催化剂和市场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出现震荡,目前估值水平约60倍,在历史水平的中部区域,中长期投资机会渐进。
  行业催化剂:近期出现比如航母、南海争议等因素,造船类及舰船配套类公司有交易性机会。近期南海争议迭起,这考验我国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安全的能力,也显示出我国海军浅海驶向深海的必要性。后续还有如国家对航空发动机等产业的政策扶持等催化剂将利于发动机产业链公司。
  后续应该关注的机会:(1)大军工集团背景下的军企整合大趋势,仍然看好中航系整合的机会,关注航天系的科研体系改革进度;(2)看好符合国防现代化发展方向、装备技术提升的军品业务,特别是新一代的海军、航空装备、陆航装备及相应关键系统配套集成业务;(3)关注未来5-10年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的三个细分产业: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卫星产业。
  投资建议:给予行业“持有”评级。调整后中长期投资机会渐进,偏重于选择兼具基本面支撑、足够大的产业发展前景,并有整合预期的公司如哈飞股份(600038)、航空动力(600893)、中航光电(002179)、中国卫星(600118)、航天电子(600879)等。
  风险提示:关于航母的报道尚未有官方正式的印证;重组题材的公司重组进度的不确定。
  广发证券:军工板块当前投资策略
  昨天船舶类公司及类舰载装备的公司均有一定涨幅,主要是有媒体报道我军参谋长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承认中国在建航母,并且也一直有外媒报道说国内瓦良格航母将在七一前后下水。我们认为这是主要催化剂。再加上近期南海周边总有一些纷争,也引起大家都遐想。
  我们判断如果航母事件属实,造船类及舰船配套类公司有交易性机会,但不建议追高。对于行业,我们对行业持中长期看好的观点,短期内行业受市场震荡的影响可能也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目前11 年估值水平约50-55 倍,在历史水平的中部偏低区域,我们建议调整中寻找买入机会,中长期的投资机会渐进。
  后续催化剂:可能有比如航母、航空发动机列入国家重大专项等因素,可能对造船类及舰船配套类公司、发动机产业链公司有交易性机会,但行情时间点不容易把握。
  行业三个关注点:(1)大军工集团背景下的军企整合大趋势,关注航天系的科研体系改革进度。个股:哈飞、中航黑豹(600760)、航天电子、中国卫星、航天科技(000901)等等。(2)看好符合国防现代化发展方向、装备技术提升的军品业务。个股:中航光电、航空动力、哈飞等(3)关注未来5-10 年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的三个细分产业: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卫星产业。个股:航空动力、哈飞、中国卫星等。
       行业观点:11 年5 月份军工板块依然维持弱势格局,行业整体同步于大盘,目前军工行业估值水平58 倍。5 月份统计的40 只军工板块的股票超过半数股票走势弱于大盘。
  我们认为军工行业依然处于成长期,具有国防和民用双重的成长空间,我们对行业持中长期看好的观点,但短期内行业受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下调的影响依然有调整压力,需要继续等待调整后的买入机会。
  后续应该关注的机会:我们看好符合国防现代化发展方向、装备技术提升的军品业务,比如新一代的海军装备、航空装备、陆航装备及相应关键系统配套集成业务;我们特别关注战略新兴产业涉及的三个细分产业:直升机、航空发动机、卫星产业。我们认为这三个细分产业未来5-10 年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具有各大军工集团背景的军工企业具有整合大趋势。
  行业近期资讯: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营会议总结过去,将继续推进 3 年整合目标;航天科技集团:加快推进运载火箭制造业务的重组改制工作;推进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院级实体公司建设;兵器工业集团:北方雷达电子集团处于组建阶段。
  投资建议:给予行业“持有”评级。短期内行业催化剂暂时缺乏,后续可能有比如航母、航空发动机列入国家重大专项等催化剂,但时间点并不明确;后续机会来临,偏重于选择兼具基本面支撑、足够大的产业发展前景,并有整合预期的公司如哈飞股份、航空动力、中航光电、中国卫星、航天电子等。
  随着国防投入稳步增加,军工经济有望保持持续高景气。我国国防投入与经济发展及大国责任相匹配,随着国家经济总量增加和大国地位提升而不断增加。未来十年是我国国防建设的关键时期,国防投入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国防投入稳步增加,有望带动军工行业新一轮发展热潮,行业景气度将显著提升。
  重组整合依旧精彩。行业发展阶段决定中短期内资产注入仍是军工板块的投资主线。现有的大集团、小公司的格局,赋予各军工集团内具有整合平台潜力的上市公司巨大的外延式成长空间。军工资产证券化,已大面积铺开,但军工资产重组整合的故事远未讲完。在内外部条件逐步成熟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资本运作进入到实质阶段,涉及到更核心、更优质的军工资产。不容置疑的是,未来的整合将会更加精彩。
  以重组整合为主线的军工个股从来都是市场的热点,在大盘上涨阶段,其涨幅显著高于大盘涨幅,能够获得超额收益。而大盘下跌过程中,它们的抗跌性也较为明显,一旦重组整合得到明确,有实质进展或催化剂因素,这类个股极有可能走出独立行情。综合来看,军工个股进攻性和防御性兼备。我们认为,一段时间内,在市场整体走势不甚明朗的环境中,以资产注入为投资主线的军工板块更具备投资优势,将会是贯穿2011年全年的投资热点,维持军工板块“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在市场融资环境一段时间内尚可的大背景下,已展开资产注入(包括重组整合)的上市公司中,谁进展得顺利迅速;而没有展开的公司中,谁的预期明确,谁将占得先机,可能是明年市场追逐的热点。2011年,重点推荐三只军工股——航空动力(600893)、航天电子(600879)和哈飞股份(600038)。不过,在此提醒投资者,需注意把握投资时点,宜在合理价位介入。
  优质个股值得关注
  航空动力(600893)
  集团发动机研制资产整合平台。作为中航工业发动机板块唯一的整机制造上市公司,其板块整合平台地位显著,正在实施对贵州黎阳和株洲南方的发动机相关资产整合,后续有望整合中航工业旗下沈阳黎明等优质航空发动机制造资产。公司承担“太行”发动机燃烧室和高压涡轮核心部件的生产,占太行制造份额的30%-40%,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公司还承担大型舰用燃气轮机研制工作,目前已取得重大进展,困扰中国海军多年的舰艇动力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将能建造更大吨位的主战舰艇,作战实力将获得飞跃性提升。预计公司2010年—2011年实现每股收益分别为0.46元和0.65元,目前军工板块平均PE为60倍,下调20%为安全边际,给予公司2011年48倍的合理估值。
  航天电子(600879)
  公司实际控制人整体上市试点单位。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将继续进行资本化运作,剩余优质资产会陆续改制并逐步注入上市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与上市公司相当,最终实现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的整体上市。公司的募投项目2011年开始将逐步进入收获期,项目全部达产后年收入25亿元,净利润接近4亿元。募投项目集中于军品,营收和盈利能力有望获得一定的保障,公司将迎来新一轮的高增长期。预计公司2010年和2011年实现每股收益分别为0.31元和0.45元,假设2011年完成增发,增发后股本达到10亿股,2011年每股收益可达0.50元,目前动态PE不到30倍,相对合理。
  哈飞股份(600038)
  公司是集团直升机资产整合平台。作为直升机板块唯一的上市公司,整合昌河直升机设计所和昌河飞机工业集团直升机资产的预期非常明确。直升机产业前景亮丽。直升机产业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军民用领域均有着广泛而迫切的需求。在国家低空空域管制逐步放开后,通用飞机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公司作为直升机领域的垄断者,将充分享受我国直升机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仅考虑目前公司的主业,预测未来两年公司的每股收益稳定在0.30元左右,资产注入2011年或有眉目,股价在30元以下时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十二五”,“海陆统筹发展”是我国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从大航海时代、海权时代到今天的海洋经济时代,谁掌握了海洋资源谁就将主宰世界。在大航海时代和海权时代,中国都有机会成为海上强者,一次是郑和下西洋,一次是北洋水师,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2010 年的南海纷争、东海撞船、黄海军演凸显了我国海洋问题的脆弱性和紧迫性。“十二五”,解决海洋发展问题是我国的核心议题。
  解决海洋发展问题就需要强大的海军。南面,东南亚国家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第三代战斗机和现代化作战舰艇,结合岸基力量,具备了区域内较强的制空和反舰能力。东面,日本海上自卫队以4 支“九?十舰队”为核心,装备先进、具有全球顶尖的反潜能力和扫雷能力,近年通过发展直升机航母,两栖作战能力进一步增强。而在整个亚太,常驻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凭借航母战斗群在战斗力首屈一指,成为美国在该地区施展影响力的最有力工具。
  我国将进入大舰为主的造舰高潮,并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提高近海防御纵深,是未来我海军建军方针,发展7000 吨以上的大型驱逐舰(或巡洋舰)和航空母舰组成的大型水面舰艇战斗群是当务之急。随着舰载燃气轮机、卫星导航和相控阵雷达为代表的核心子系统的逐步成熟,自主研制大型舰艇的技术能力基本完备。通过远海训练和亚丁湾护航,我军为运用由大舰组成的远洋编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此我们判断,2006年后大型作战舰艇生产的“停滞”可看做新一波造舰高潮的前兆。而以美国海军为例,一支核动力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全寿期投入约为1300 亿美元左右,其中采购费约250 亿美元,中期改装费用约150 亿美元。
  预期中国船舶(600150)(600150.SH,未评级)、航空动力(600893.SH,未评级)、中国重工(601989)(601989.SH)将成为海洋经济和大舰时代的中流砥柱。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分别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简称南船)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简称北船)下属的核心上市平台。两大船舶集团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强、业务最广的船舶类制造企业,基本垄断了海军装备市场,占据民用船舶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其旗下的大船重工、北海重工、上海船厂、外高桥(600648)、江南等的海工业务也是民族产业龙头。随着央企集团整体上市的推进,中国重工和中国船舶将成为集团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平台,并将在海洋经济和海军大发展中直接受益。航空动力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核心研制、生产基地,而燃气轮机由于在单位功率、启动速度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是大型军用舰艇动力的优先选择。公司去年投资的30 兆瓦燃气轮机将在未来的海军发展中起到关键动力作用。另外,随着海军航空兵的加速发展,公司相关航空发动机业务预期将同时受益。

  平安观点:
  1. 十二五航空装备制造迎来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业将提到国家战略推动层面,我们认为,整个产业都具有高端装备属性的只有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其中航空装备制造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未来政策扶持超预期可能性大。
  2. 十二五航空装备制造业预计发生四个重大变化,行业迎来良好投资机会。
  资产证券化进入攻坚阶段。中航工业规划三年完成主要资产上市,十二五前期中航工业的优质资产仍将证券化,资产注入仍值得期待;目前防务资产、发动机、直升机、航空电子及机电系统均有优质资产未上市。
  我们预计行业十二五年均复合增长20-30%,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十二五是中航集团“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最关键阶段,歼10、飞豹、歼11、直9等先进产品完全成熟,出口+内销将促进行业平稳增长;除上述产品外,预计航母舰载机、枭龙、L15、直8(AC311)、直10及直15等新机将量产。 民机方面,十二五支线客机ARJ21预计将量产,大飞机C919将试飞,并有望带动航空转包实现年均超过30%增长;通用航空开放也将对民用直升机需求增加,极成航空产业持续发展的另一个支柱。
  航空装备制造盈利能力提升。国内航空装备制造业资源比较分散,盈利能力比较差,经过中航集团专业化整合并持续改进后,预计公司与国外优秀企业的盈利能力差距将逐步缩小。
  将形成一批具有初步国际竞争力的航空装备制造巨头。中国航空军工研制出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三代歼击机歼10,并成功试飞国际最先进水平的第四代歼击机歼20,我们认为,中国研制出世界一流的航空武器将产生世界一流的航空装备制造企业,无论在整机还是关键系统领域。
  3. 市场调整带来布局低估值的优质航空装备制造股机会,我们强烈推荐中航精机、中航重机(600765),推荐航空动力、哈飞股份和中航黑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军工经济持续景气 关注强军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