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到1982年,美国股市经历了一个长达15年的大熊市。元凶是通胀。“滞涨”一词虽然是1965年出生的,但是等到七十年代末期,它才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词儿。那15年,道琼斯指数名义上跌了一半,但是考虑到通胀因素,股民的损失高达80%以上。1977年5月,巴菲特在《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超长的文章,精辟论述了通胀如何打击股市和债市。(它的标题是 How Inflation Swindles the Equity Investor。你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即可。)
巴菲特说,其实,利润率高的公司并不需要太多的负债,而利润率差的公司永远缺钱。 这句话马上让我想到麦肯锡的2010年的书中的一个观点:亚洲企业用了太多的债务,利润增长率虽然很不错,但并没有解决另外一个大问题:利润率太差,资本消耗太大,回报率太低。那本书名为,Value: The Four Cornerstones of Corporate Finance, 好象只有英文本,可以网购,香港书店均有出售。我为该书写过一篇书评,"光有利润增长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