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303|回复: 0
收起左侧

私募高手(1)

[复制链接]

527

主题

1238

回帖

6789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789

社区QQ达人

QQ
发表于 2011-5-6 15: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的股市之道


一、道的含义

  我们经常听人们说经商之道、为人之道、股市之道,究竟什么是道?
  谈到道、谈到思想,就不得不说到老子,没有老子就没有道的起源,就没有道。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的创始人。他用诗一般的语言阐述的哲学思想,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他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自古至今,绵延不绝。
  《中国神话哲学》一书谈到“道”的起源时说:道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来源,其一是现实取向的来源,道的本意指日常经验中的道路,这是儒家思想中的道的来源。其二是神话取向的道的来源,道指的是由太阳及其运动所体现的一般法则或原理,循环往复。这是道家哲学中的道范畴的由来。老子继承了神话取向的方面,改造了天道观,抛弃了其中的宗教神学因素,保留了道的高度抽象性与概括性。
  那么,道的含义是什么呢?道是过程。道不仅是对万事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而且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的过程性表现为道生万物的过程,即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道转化为一,一转化为二,二转化为三,三转化为万物。在这一过程中,道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它的运动周期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它逐渐地离开,离开得越来越远,远到一定程度又返回来。万物又复归于道。道的过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论说明的各种关系构成的,因此,道也是关系。
  道是本原。道是天地万物之母,无和有都来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称。这是最为玄妙和深奥的。道是万物的本体和来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道作为本原,是混然一体的东西。老子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就是说,道是天下万物的本原,这里“始”、“母”、“根”、“门”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们有层次的区别。作为本原,它具有惟一性,它无前无后,无上无下,“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它像是在天帝的前边,然而在它之前却没有什么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没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为本原,它是物质的东西,“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道是规律。道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老子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就是说,道是万事万物运动的规律。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万物从道起源,又回归于道,“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复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作为规律的道,是看不见,听不着,摸之不得的。所谓“夷、希、微”,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约。道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违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规律,坚持“无为”的原则,才能把事情办好。否则,“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违背了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下场是极其可悲的。道是法则。老子把道视为必须遵循的法则,他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他要求人们要坚持,遵循道的法则。又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则,驾驭现实的实有,以认识历史的规律,这就是遵循道的法则的具体表现。废弃了这一原则,有了仁义,“大道废,有仁义”,老子主张“惟道是从”,“贵食母”,即是要坚持道的法则,按道的法则做事。道也是观察事物的永恒法则。“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说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法则观察万事万物的,给人们做出了榜样。老子认为,人们对道的法则的态度是有区别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够坚持道的原则,而且身体力行。至于其他人,肯定是相形见绌了。“熟能有余以奉天下,惟有道者”,坚持道的原则的人,才能把自己有余的奉献给社会。是否按道的原则办事,结果是不一样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亦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坚持道的原则,天下和平安定,放弃道的原则,则会陷于兵荒马乱之中。按道的法则去做,道会成全你的,“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最后,道的原则是最高原则,而且有很高的价值,“天之道,利而不害”。
  道是思想体系。可以说,整篇《老子》是一个以道为核心的范畴体系和思想体系。道是核心,也是灵魂,贯穿始终。作为思想体系和范畴体系,它不同于现代的理论体系那样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层次性。但是,我们仍然称其为体系。道的理论其实就是一条逻辑之路,是一种理想系统的模型。是逻辑的形象思维与形象的逻辑思维的结晶。理论体系的结构特点是以道为核心的、分立的二元结构。构成《老子》理论框架的最大的两部分是“道经”与“德经”,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虽然道中有德,德中有道,但两种思想还是可以区分开的。其次是“无”和“有”,再次是“道虚”、“道朴”、“道一”等等。每一章几乎都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哲学原理,二是原则要求,类似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阐述哲理时,首先描绘一些现象,然后抽象概括出哲学道理。

二、股市之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同时也是股市的最高境界。也许有人觉得可笑。一本3000年前写的古代哲学书和股票风马牛不相及,两者根本扯不到一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老子在《道德经》中谈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意思是说上等人士听了道,就勤勉地实行它;中等人士听了道,半信半疑;下等人士听了道,大声嘲笑它。如果不觉得可笑,也就不能称其为道了。那么,老子的道的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股海的指南针呢?
  首先,因为哲学是对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以及人生规律的总结,对人们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对立统一规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揭示的规律都是宇宙间普遍的规律。老子用“道”来表示。道是宇宙本体,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总的根本的规律。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同样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它的运行。股市同样受客观规律的调节。
  其次,《道德经》是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在股市里战胜自我的法宝。从股市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人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即股市里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我。在股市里赚钱,只要战胜了自己,就能战胜庄家,就能赚钱。但是,战胜自己谈何容易。难怪老子在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们如果想成为生活中、股市里的强者,就必须战胜自我,战胜自己头脑中的散户思想,战胜自己心中的各种欲望、冲动、偏见和恶习,尤其是贪婪和恐惧这两位大敌。要想战胜自我,最好的办法就是熟读老子的《道德经》,并勤而行之。
  股市的道就是股市的规律,股市的趋势,股市的兵法原则,研究股市之道的目的就是研究股市的规律,股市的趋势。掌握了股市的规律,明白了股市的趋势,在股市征战中就会胸有成竹,战无不胜。股市中的投资之道有许多奥妙需要读者去领悟,悟到什么程度,就能把股市之道修炼到什么境界,股市境界的提高完全靠你的悟性,这就是真正的股市之道。股市的规律与万物的规律、大自然的规律有着必然的联系。举一个例子,大自然的24个节气与股市就有直接的联系:笔者做过多次实验,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的前后,股市就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下面是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表,有心的读者可以试一试,体会一下,道出万物中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与股市变化规律的奥妙。


我的QQ:89706985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6 22:46 , Processed in 0.1774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