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联盟发布2011年世界高血压日(5月17日)主题:“知晓您的血压和控制目标”
世界高血压联盟发布2011年世界高血压日(5月17日)主题:“知晓您的血压和控制目标”。目前,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2亿多人,每年增加1000万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常见心脑血管并发症(脑卒中、心脏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第一病因,约占居民总死亡的40%。卫生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相当于每天有8000人、每10秒钟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分别为30%,25%和6%。意味着我国高血压人群中不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的占70%。由于大部分人没有测量过自己的血压水平,故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有无高血压,更谈不到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这些年来,经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新医改政策的落实,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有所提高。估测分别达到35%、30%和8-10%。但总体上讲仍处于较低水平。只有知道自己是否患高血压,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才能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及控制目标,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高血压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知晓自己的血压水平,必须通过测量血压的方式。年龄大于18岁以上的成年“正常血压”者,建议每2年测一次血压;对大于35岁以上的人,建议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对易患高血压的人群(血压130-139/85-89 mmHg、肥胖、长期过量饮酒、吸烟、有高血压家族史等),建议每6个月测量一次血压。坚持首诊血压测量制度,对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不管看何病,均应该测量血压。建议老年人在家中自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如何判断自己的血压值呢?①
如果首次测量血压数值为小于120/80mmHg者,认为是正常血压;②
如首次测量血压数值120-139/80-89mmHg,认为是正常高值血压,建议复查,隔几个月复查一次;③
如首次测量血压≥140/90mmHg,但小于180/110mmHg, 认为可能是高血压,建议每隔1-2周测一次血压,如非同日三次血压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如血压未达到140/90mmHg ,则继续监测血压;④
如首次测量血压≥180/110mmHg,认为很可能是高血压,建议立即降压治疗,到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评估;密切监测血压,直到血压降至安全范围;每隔1-2周测一次血压,如非同日三次血压≥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值为<140/90mmHg;年龄≥65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值为<150/90mmHg; 高血压伴慢性肾脏病、冠心病的血压目标值为<130/80mmHg;高血压伴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值为<140/90mmHg。在能耐受的情况下,血压降低有利于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高血压是慢性病,血压升高对心脑肾靶器官造成慢性持续性损害,严重的可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脏病等。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经验均证明,控制好血压,可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高血压患者应认识到长期、平稳、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长期坚持非药物疗法(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长期坚持合理使用降压药,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颇;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选用的降压药有以下几类: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b阻滞剂及神麒护压袋等。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药,以达到长期平稳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神麒牌护压袋是第四军医大学研制的新一代降压、稳压、护压产品,具有良好的疗效。是高血压患者可以信赖的防治高血压产品。 好,写得很细呀 :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