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画乡 发表于 2018-9-7 19:19:56

纪念户县农民画创始人丁济堂先生逝世一周年


中国农民画首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丁济堂


户县农民画创始人丁济堂先生可以魂归鄠邑吗

   2017年9月9日,户县农民画的创始人丁济堂先生走了,丁济堂先生的骨灰暂时存放在西安市殡仪馆。   丁济堂先生的骨灰终将入土为安,他的安息之地在哪里?目前还没有,我们不知道他的安息之地最终会在哪里?   丁济堂先生是户县的恩人,没有丁济堂,就没有户县农民画。   丁济堂先生是户县农民画垦地播种的开拓者,是户县农民画起根发苗的培育者,是户县农民画成长壮大成果辉煌的耕耘者,是户县农民画事业伟大的实干家。他从事户县农民画事业60多年,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户县农民画。他爱户县农民画如命,他生前多次说过,户县农民画是我的根,是我的命,是我的魂,我的魂是和户县农民画连在一起的。   丁济堂先生魂系户县农民画!   户县人能忘记丁济堂先生的恩情吗?   我们不愿看到丁济堂先生的魂灵漂泊流落!   如今,户县改名为鄠邑区,我们期望丁济堂先生魂归鄠邑!   户县农民画的创始人丁济堂先生,可以魂归鄠邑吗?
关于丁济堂先生纪念安息之地的探讨与建议

   丁济堂先生的墓地,目前还没有。丁济堂先生的骨灰,暂时存放在西安市殡仪馆。   丁济堂先生倾心农民画事业,对自己家里的事全不管,户县农民画事业成功了,他的家庭却是十分不幸的。到了晚年,面对家里病人多,孩子没有工作,家境比较凄凉的状况,他回首往事,深深的感到:很对不起父母,很对不起妻子,很对不起子女。如今悔恨,为时已晚。家里的悲戚状况,常常使他暗地里伤心的流泪。   关于丁济堂先生的墓地问题,我们建议,鄠邑区在合适的地方,给户县农民画的开拓者丁济堂有一个安息的地方,哪怕是仅仅可以容纳骨灰盒的一个不大的地方。   我们这个建议的理由是:   (一)丁济堂先生为户县做出了巨大贡献。丁济堂先生从户县农民画的垦地播种 起根发苗到成长壮大,一辈子从事户县农民画事业,终其一生,成就了户县,立下卓越功勋,为户县做出了卓越贡献,户县有了“画乡”的美名而享誉中外。丁济堂先生 生前也多次说过“我的魂是和户县农民画连在一起的”。他爱户县胜故乡。   (二)于心无愧。丁济堂先生为户县做出了巨大贡献,丁济堂先生也非常喜爱户县,他生前多次有过身后仍在户县的想法。如果能够实现丁济堂先生生前愿望,我们就无愧于为户县做出巨大贡献的这位功臣。   (三) 丁济堂先生的墓地,建议设在鄠邑区合适的地方,也可以成为爱鄠邑爱家乡教育基地,成为鄠邑区宝贵的文化资源。此事是正能量,正事情,不是包袱,不是负担。丁济堂先生是户县农民画乃至中国农民画首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为中国农民画、为户县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户县赢得了画乡的美名,为丁济堂先生设置纪念安息之地,丁济堂先生完全有这个资格。
丁济堂与户县农民画
   中国的农民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起源的,具体的说,陕西户县是起源地之一,并且开拓成功了农民画这一画种。   中国有2000多个县,同样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样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单单是户县独家的开生茬的首先成功了农民画并在全国一枝独秀几十年?   户县农民画带动了全国农民画,是丁济堂先生等开创了农民画这个画种,自此,中国有了农民画这个画种。   丁济堂先生是中国农民画的首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丁济堂先生等在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画种-----农民画。   丁济堂先生的魂,是和户县农民画连在一起的,他的一生都是在拼命的从事户县农民画事业。   丁济堂先生为户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更是为全中国的美术事业农民画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巨大贡献!   中国第一画乡-----陕西户县。户县农民画的出现,是一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是户县农民画开拓者丁济堂等人。   户县农民画进京展览,在全国八大城市巡迴展览,在世界上几十国家展览,户县农民画震惊中外,享誉中外。   户县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在全国人民面前体面一下?是户县农民画。   户县建县2000多年,是什么可以使户县在国内外风光无限?是户县农民画。   户县建县2000多年以来,在户县农民画进京之前,户县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对此,我们可以查阅史料看看————   户县在历朝历代,有大规模进京展示户县成绩品牌的事情吗?没有。   户县在历朝历代,有轰动全国,震惊世界的事情吗?没有。   户县在历朝历代,有象丁济堂先生这样为户县做出巨大贡献并在国人面前提升了户县形象的人吗?没有。   户县在历朝历代,有把户县的品牌拿到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展示并大受欢迎的事情吗?还是没有。   在户县2000多年建县历史上,上面所述的“没有” “没有” “没有” “还是没有” 的状况,自从户县农民画大获成功以后,全部变成了有,有,有,还是有。   这些所有的“有”,都是和丁济堂先生的伟大贡献分不开的。   丁济堂先生在户县建立了丰功伟绩!为这样的人设置纪念安息之地,非常有必要!非常得人心!非常顺民意!   户县文化馆原馆长马宏智老先生,生前曾说:“丁济堂为户县农民画立下了汗马功劳,怎么评价丁济堂都不为过。丁济堂是一个伟大的辅导实践家。”对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西平先生曾经撰文说:“如果叫他自己评价丁济堂,自己只能说出色这一类词。马宏智先生用了伟大一词,仔细一想,户县农民画轰动全国,誉满天下,并且一花引来百花开,带动全国民间绘画大繁荣,难道这不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从事这个伟大事业的主要中心支柱人物丁济堂何以不可称为伟大的辅导实践家。看来,马宏智老馆长绝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见地不同凡俗。”   丁济堂先生是伟大的辅导实践家,是中国农民画首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丁济堂先生的事业成功了,但是他因公忘私,他的家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丁济堂先生大公无私,一心为了户县农民画事业。他为了公家,不顾自家,他亏欠家人的太多了,他晚年的家境太凄惨了……
关于纪念安息之地
   户县的牡丹园景区,有户县老书记苏耀先的纪念碑。   苏耀先老书记,在户县发展经济卓有建树,历史将铭记苏耀先先生是一个人民爱戴的好“县令”。   丁济堂先生终其一生,成就了户县农民画,在户县文化发展上,卓有建树,历史将铭记丁济堂先生是户县农民画开拓者,中国农民画开拓者。   户县县城东边的潭滨公园,有不少户县名人的纪念碑和浮雕雕像,其中有 : 宋朝户县籍状元杨砺、明朝户县籍文学家王九思、户县籍民国将领关麟徵、户县籍曾任陕西省省长的赵寿山、有解放前被敌人杀害牺牲的户县烈士、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名人。丁济堂等人开拓了户县农民画,并由此点燃了中国农民画燎原的火炬,带来了全国民间绘画的大繁荣,历史将不会忘记丁济堂等人的伟大创举!   是否可以在鄠邑区合适的地方,为谢志安先生 马宏智先生 丁济堂先生 刘群汉先生 王志杰先生这个“户县农民画”大作品合作者执笔人这一英雄群体,设置一个群体雕像纪念地?   是否可以在鄠邑区合适的地方,为中国农民画首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户县农民画创始人丁济堂先生设置纪念安息之地?户县农民画,是户县建县2000多年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丁济堂先生的业绩巳经载入中国十多部有权威的大型辞书,中国农民画首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更是户县农民画开拓者的丁济堂先生理所当然的有资格进入户县名人堂。   现在,为户县农民画事业奉献毕生的丁济堂先生走了,他的骨灰临时存放在西安市殡仪馆。   丁济堂先生魂归何处?丁济堂先生的纪念安息之地在哪里?丁济堂先生的纪念安息之地,能在下面这些景点的某一个地方吗?鄠邑区境内的渼陂湖景区?鄠邑区中国农民画小镇景区(秦岭将军山下)?鄠邑区潭滨公园景区?鄠邑区朱雀森林公园景区?鄠邑区太平森林公园景区?鄠邑区渭河附近的景区?鄠邑区户县农民画发源地甘峪水库地区?鄠邑区境内其他合适的地区?鄠邑区 区委 区政府决策安排的地区?
纪念安息之地是文化资源
   2017年9月15日下午,户县农民画展览馆组织部分作者,召开了一次关于丁济堂先生悼念活动征求意见会。在这个会议上,农民画家柳绪绪 张林 曹全堂 张青义 刘瑞兆 魏鹏鹏等人都说了关于丁济堂老师墓地一事。著名农民画家张青义说:其实,丁老师的墓地,是一个文化资源,是一个旅游资源,是一个旅游品牌,丁老师的墓地安排到那里,对那里来说是好事。   仔细一想,张青义先生说的有道理。请看一下:秦始皇的安息之地在临潼,对临潼来说,难道不是一个好事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安息之地在乾县,乾陵在乾县,对乾县来说,难道不是一个好事吗?白居易墓,在龙门石窟景区附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个景点的白居易墓,对洛阳来说,难道不是一个好事吗?,临潼 乾县 洛阳等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高档次的文史资源 旅游资源,因而成为了高档次的旅游景点,因而带动了当地的繁荣和发展。   希望在鄠邑区的某个景区的某一个地方,设置这个纪念安息之地。可以预想,当人们来到这个纪念亭并领略有关户县农民画历史的时候,岂不是给景点更加增添了观赏性很好、可读性很强、宣传鄠邑效果很好,宣传户县农民画的一个景中之景?景点之内的旅游内容岂不是更加丰富多彩?
建议鄠邑区注重此事
   丁济堂先生是一个公众人物,他是中国农民画的首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建立的卓著功勋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具有很大的社会知名度。   不要让为户县农民画出世做出卓越贡献的丁济堂先生魂灵漂泊流落!希望在鄠邑大地上有丁济堂先生的纪念安息之地,希望丁济堂先生魂归鄠邑。   吃水不忘挖井人,户县享受画乡亮丽名片的美誉,户县人享受户县农民画带来的荣华,户县人不忘户县农民画创始人之恩!   户县农民画的创始人丁济堂先生走了,丁济堂先生的骨灰暂时存放在西安市殡仪馆。   丁济堂先生的骨灰终将入土为安,他的安息之地在哪里?目前还没有,我们不知道他的安息之地最终会在哪里?   丁济堂先生是户县的恩人   没有丁济堂   就没有户县农民画   丁济堂先生是户县农民画垦地播种的开拓者,是户县农民画起根发苗的培育者,是户县农民画成长壮大成果辉煌的耕耘者,是户县农民画事业伟大的实干家。   丁济堂先生从事户县农民画事业60多年,他把自己的命,献给了户县农民画,他一生爱户县农民画如命,他生前多次说过,户县农民画是我的根,是我的命,是我的魂,我的魂是和户县农民画连在一起的。   丁济堂先生魂系户县农民画!   户县人能忘记丁济堂先生的恩情吗?   我们不愿看到丁济堂先生的魂灵漂泊流落!   如今,户县改名为鄠邑区,建议鄠邑区及有关部门注重此事,我们期望丁济堂先生魂归鄠邑!   户县农民画的创始人丁济堂先生,可以魂归鄠邑吗?

※ ※ ※ ※ ※ ※ ※ ※ ※


鄠邑区(原户县)不挽留丁济堂先生在鄠邑安息吗?

鄠邑区有山有水有平川,有总面积1281平方公里的大地, 偌大的鄠邑区,难道没有可以容纳丁济堂先生一个小小的骨灰盒的地方?!鄠邑区(原户县)不挽留丁济堂先生在鄠邑安息吗?
   陕南城固县的人(丁济堂),走出校门,20岁就来到户县,开创了户县农民画,把一生献给了户县农民画事业,成就了户县“画乡”的美名,他一生的命,就是来户县,就是来成就户县农民画的命。他的魂是和户县农民画连在一起的,并且生前有过身后在户县安息的意愿。他现在已经走了,鄠邑区(原户县)不挽留丁济堂先生在鄠邑安息吗?   没有丁济堂,就没有户县农民画,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不忘根本。户县农民画创始人丁济堂先生走了,于情于理,理当魂归鄠邑, 在此情况下, 鄠邑区(原户县)不挽留丁济堂先生在鄠邑安息吗?   诚然,丁济堂先生身后可以魂归城固,魂归他处。但是,于情于理,丁济堂先生更应该魂归鄠邑,因为他与鄠邑区太有缘了。根据丁济堂先生对户县农民画事业的卓越贡献,根据丁济堂先生魂系户县农民画的深深情愫,丁济堂先生魂归鄠邑,确实更合理。在此情况下, 鄠邑区(原户县)不挽留丁济堂先生在鄠邑安息吗?   丁济堂先生,实在是为户县做出了巨大贡献,户县农民画是户县建县2000多年才出世的“大剧目”,而丁济堂是这个“大剧目”的执行导演和中心支柱人物,没有丁济堂,就没有户县农民画。对这样人的骨灰安葬,应该特事特办。丁济堂先生纪念安息之地,也是很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如果鄠邑区始终没有挽留丁济堂先生在鄠邑安息的意思,如果最终在陕南城固县(或者是其他地方)举行了丁济堂先生骨灰安葬仪式,如果丁济堂先生最终难以魂归鄠邑,使丁济堂先生离开了他魂牵梦绕的户县农民画和鄠邑大地,那么,在未来漫漫的岁月里,世人会怎么评说鄠邑呢?   丁济堂先生魂归何处,应该引起我们鄠邑区的重视。 因为,今天的稍微忽视, 明天可能成为鄠邑的遗憾!丁济堂先生,魂归鄠邑?魂归他处?   魂归他处,令鄠邑尴尬!   魂归他处,令鄠邑蒙羞!   魂归他处,有可能成为鄠邑的遗憾!   魂归鄠邑,肯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不要留下历史的遗憾!   希望户县农民画创始人丁济堂先生魂归鄠邑,建议鄠邑区注重此事!


山水郎 发表于 2018-9-7 23:17:40

{:7_400:}

王建民 发表于 2018-9-8 15:36:43

{:7_400:}

观沧海 发表于 2018-9-21 16:48:39

{:7_381:}{:7_381:}{:7_381:}

老玩童 发表于 2018-11-19 09:10:32

{:7_400:}{:7_400:}{:7_40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纪念户县农民画创始人丁济堂先生逝世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