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秦岭792 发表于 2017-11-24 17:01:52

其实现在改还能来得及(襄阳樊城等),这个可以民意de,主要是看官员,比如户县几个雕塑帕提欧广场鼓舞飞扬民间人士作品.和协花纸扎画笔朱雀幺鸡等都是大师作品,有不妥马上改顺民意何尝不可,当然你也可以说我们不懂文化!

劳民伤财 发表于 2017-11-24 20:06:59

点击下面的三个链接,浏览更多内容:
1,最奇葩的改名:西安户县撤县设区,改名“鄠邑区” - 呼声与回应 - 秦岭网论坛 | 办好网站为人民! - Powered by Discuz!http://www.qinlingw.com/thread-96479-1-1.html
2,户县改名“鄠邑区” 要多荒唐有多荒唐 - 呼声与回应 - 秦岭网论坛 | 办好网站为人民!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qinlingw.com/thread-99511-1-1.html

2,以人民的名义,再批户县改名鄠邑区-华商杂谈

以人民的名义,再批户县改名鄠邑区
文/长安18子
       西安市户县撤县设区,本是一件让全县六十万人民高兴和自豪的大喜事。可半年过去了,就因为这个让人难认难记又难看的"鄠邑区"新名字,却让户县人民高兴不起来,就连县政府的老爷们好像也羞于此名,撤县设区改名的隆重庆典,到现在都迟迟没有动静。
   “ 鄠”----单从字形构造上看,就是“雨亏耳”----干旱少雨、荒芜贫瘠的地方;从星象学上看,此字主凶。想我一马平川、土地肥沃、丰调雨顺、人杰地灵的大户县,勤劳勇敢、追求富裕强盛中国梦的户县人民,怎么能甘心用这样一个不吉利的名字代表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样一个生僻的古汉字,许多电脑字库都找不到,每输一次都要费好大劲儿。试想想,以后天天都要伴随这样一个难认难记难看又凶险的名字,让六十万户县人民情何以堪?
      我们都知道,谁家生了孩子,给孩子起名字就是这家的一件大事,名字要伴随一个人的一辈子,对人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必须慎重考虑。一般家长都会反复地翻字典查资料、请教亲戚朋友中有学问的人,广泛征求意见,一定要给孩子起一个让人好记好认又好写,且寓意吉祥、叫起来响亮的好名字。一个名字,寄托着一家人的希望和未来。可户县改名这样的大事,也不广泛征询全县人民的意愿,却乱花人民的血汗几十万元,请了几个狗屁专家进行所谓的论证,决策者们就这样肆意妄为,拍着屁股当脑袋,弄出这么一个让全县人民恶心的新名字!
      近期,王永康书记在全西安发起了一场行政效能革命,要求政府部门事不过夜,让办事群众只跑一次就搞定,专门治理政府部门的慵懒散作风。这次户县的改名事件,无疑也是某些政府部门慵政懒政的一次大暴露。
      一个“鄠”字,将那些违背与强奸民意的狗屁专家和慵懒的决策者们,永久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将遗臭万年!
                                                          2017年4月28日

方向 发表于 2017-11-24 21:15:06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市梅县,在2013年10月撤县设区,新的名称是:“梅县区”!
大家如有兴趣,可以去网上查看一下,在百度里输入“梅县”或“梅县区”,就能看到详细介绍。

文若蘭 发表于 2017-11-25 08:36:14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劳民伤财 发表于 2017-12-7 20:05:12

       对于撤县设区后启用“鄠邑区”这一新称谓,也在华商网友中存在一定争议。多数网友认为“鄠”字过于生僻,不利于传播。就这一问题户县县委书记陆晓延做了详细解释。
  他说,户县最初申报“撤县设区”时核定的名称并非“鄠邑区”,而是“西户区”。2014年的申报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那时候用的仍然是“西户区”。但是到了2015年再次申报的时候,民政部出台新规:更改地名,包括撤县设区的名称变更必须要有专家论证环节。所以后来由民政部中国地名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华林甫教授领衔做出了15万字的户县地名认证报告,按照民政部更改地名时要传承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要求,最终敲定“鄠邑区”。

最奇葩的改名:西安户县撤县设区,改名“鄠邑区” - 呼声与回应 - 秦岭网论坛 | 办好网站为人民! - Powered by Discuz!http://www.qinlingw.com/thread-96479-1-1.html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户县,鄠邑,户邑及其他